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0章 赤脚走过烧红的铁犁(1/4)
汉口铁路外有一个叫洼淌村的地方,因经常淹水,当地人都避而远之,住在这里的,绝大多数都是些江湖人:乞丐、杂耍艺人、小偷、小盗等,因他们长期在此居住,生儿肓女,繁衍后代,渐渐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落。这个地方也被当局编成保、甲,受当地地保的管理。
村中虽然没有村长,但有个叫雷胡子的人,在这里最有威望,大凡小事,扯皮拉筋的事情,村中人都找他来解决。
雷胡子是汉阳雷湖嘴人,身材高大,威武,他自幼练武,有一身硬功夫,特别是他的硬气功了得,十几个壮汉拢不了他的身。
雷胡子和他的同乡是最早到这洼淌村落户的人。某一年因乡下收成不好,他纠集了一众同乡,在汉口扎场子舞枪弄棒,靠耍武卖艺赚钱。本来准备临时在汉口赚点钱回乡,后来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选了个没人要的低洼地,搭了个棚子安身。再后来陆续有乞丐、江湖人搬到这里搭棚子,就形成了洼淌村。村里人自称为丐艺村。
洼淌村已经有很多七八岁、上十岁孩子,全部都没有读书,有的孩子很小就跟随父母上街乞讨、或上街卖艺。雷胡子的兄弟、孩子也在其中之列。
雷胡子是一个比较有远见的人,为了孩子的前途,他想让孩子们读书。但这洼淌村没有私塾,就想到联合村里有适龄孩子的人,共同出资,请一个先生来村里教孩子们读书。开始没有人响应,后来总算说好了十来家愿意让孩子读书。
请先生的事又难住了雷胡子。他委托本地的保长洪麻子代劳,陆续请了十几个先生,结果别人来村里一看,知道这里住的全是些打流’的人,没人敢接这个差事,还说:“连你个保长来这里都不敢大声说话,我们教书的来了岂不是明受罪?”
雷胡子晓得一般的人不敢来,记起江湖上有个叫周少贵的同乡,很有些文墨,指望把他请来,给孩子们教书。
雷胡子好不容易找到了周少贵,说明来意。
周少贵一听,大吃一惊,说:“雷胡子,你是不是搞错了哇?以我现在这种身份,还怎么能为人师表?那岂不是亵渎了孔圣人吗?千万不可!”
雷胡子说:“老子不管他什么孔圣人,只要孩子能认字就行!”
周少贵说:“你虽然不管,但传出去别人会说,请了一个拆白党做先生,能教育出好人吗?”
雷胡子说:“怕什么,我这一个村子都是江湖人,连下九流都算不上,我们内部没有谁瞧不起谁就够了,更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周少贵还是有疑虑,说:“这些孩子们都跟着大人打流惯了,能好好坐下来听课吗?”
雷胡子说:“不听就打,打坏了我担着。”
周少贵被雷胡子死缠烂打的请到了洼淌村当先生。
学堂就设在一处木棚子里。上课的第一天,一共只有十二个人。小的有五六岁,大的有十三四岁。
这两个大一点的孩子,都是父母不在了,由兄嫂带着生活。一个
是雷胡子的亲弟弟雷锣,另一个是铁脚王的弟弟蛮娃子。铁脚王是宜昌人,因姓王,又是走火犁的高手,能赤脚从烧红的铁犁上走过,因此被称作铁脚王。在这村子里也有些话语权。
洼淌村的学堂好不容易开了学。
这里的孩子与众不同,课前课后做的游戏不是偷,就是抢。学堂里的两个大些的孩子常在一起比偷钱的速度,等周少贵进教室时 ,他们毫无顾忌 。周少贵问道:“你们随父母兄长出外做活,拜的是什么神啦?”
众学生说:“拜的菩萨和关公。”
周少贵又问:“你们为什么拜他们?”
众学生:“要他们保佑我们!”
周少贵说:“你们在学堂外做的事,菩萨和关公保佑。以后你们在学堂里读书,要想读得好,就要拜孔圣人。”
上课时,蛮娃子突然问:“先生,b 字怎么写?”
周少贵问:“你学这字干什么?”
蛮娃儿说:“学了好骂人,写着骂,比嘴巴骂人省力。”
周少贵怒道:“岂有此理,先生不会写!”
蛮娃放学回家就跟哥哥铁脚王说:“哥哥,这个教书先生不行,我们怕是要白花钱啰。”
铁脚王问:“格老子的,为什么?”
格老子是铁脚王的口头禅,开口闭口格老子。
蛮娃说:“周先生连b都不会写。”
铁脚王是纯文盲,听了这话心想,这个字是世界上是最常用的字,连这都不会写,还教什么书。于是到雷胡子那里告状。
雷胡子虽没文化,却是个清白人,听了这话,只是无奈地摇头说:“周先生虽是江湖人,但他也是斯文人,当然不会第一天上课就教这个‘差火’的字。”
铁脚王摸着自已的头说:“格老子的,这个字是差火!”
雷胡子和铁脚王两家是邻居 ,两家都是兄嫂带着小叔子生活。雷胡子的弟弟雷锣和铁脚王的弟弟蛮娃子都在一起念书。
但雷锣读书用心些。而蛮娃子要懒些,又不用心学。
雷胡子的老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骗子搞出的笑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