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1章 聋鼻子道士(2/3)
绣的布锦和衣物,各种图案不论是花鸟鱼虫,还是飞禽走兽,都是栩栩如生。武昌、汉口、汉阳及周边地区的县市,都到她这里进货。
汉绣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悠久,明老板是这一行业的传承人,为了在汉绣中注入带有文化风情的素材,比如诗词歌赋之类,明老板特地请了一个老师给女儿绣梅上诗词文化课。那老师是一个青年才俊,跟绣梅上了一段时间的诗词课后,老师因故去了外地,再没回来。那绣梅一直暗恋老师,却终日不得相见,想出病来,得了严重的相思病。
那绣梅越病越重,不思饮食,开始倒床不起,她的眼睛常常半睁半闭,人也是半死不活。明老板开始不知原由,请郎中也看不好她的病。一天看到床下有绣梅用毛笔写的片言只语:日日思君不见君。才知是相思病。
那明老板听说聋鼻子道士把名丑角从死人医成了活人的事后,连忙赶到长堤街来聋鼻子道士为女儿治病。
聋鼻子道士听了明老板说的情况,心中没有十足把握,但他聋着鼻子说:“我先去看一看才说。”
聋鼻子道士来到汉绣楼,看到那绣梅已是奄奄一息。
他开始苦思瞑想,用什么法子来给绣梅治病,实在想不出来时,把自已急得要解手,顿时想起先前看过一本书上说,有一种大粪疗法,能治这相思病,于是对明老板说:“明老板,你可派人挑一担大粪来,我有用场。”
明老板将信将疑,果然叫人从大智门火车站挑了一担粪来。聋鼻子道士本来鼻子不好,但老远仍闻到了恶心的臭气。
他感觉不对,这么臭的新粪,会熏死人的。
他又想起书中的细节,治这种病必须是经过发酵后,黑色的大粪,臭中有香,乡下人称之为粪香。于是他又吩咐别人去郊区农庄,找个茅房,挑那种大粪。
明家人依计而行,待大粪挑来后,聋鼻子道士把一担大粪统统都泼在了明小姐的房间里,然后关上房门。
过了一刻钟,只见小姐在房间里大叫起来,人们进房时,她又大口吐出一些浓痰来。
聋鼻子道士说:“这就好了,就是这些痰让她迷了心窍!”
他说着,一下子把明小姐抱出来,放在堂屋坐下。
小姐开口说:“娘,我睡了多久哇?”
明老板喜出望外,招呼女儿洗浴更衣,然后给了聋鼻子道士一笔可观的费用,因此聋鼻子道士名声更响。
聋鼻子道士渐渐在汉口有了声望,各种场合有人请他。
有一天,汉口江湖上的大拐子、新市场(民众乐园)的老板请江湖上的人吃饭,那天周少贵和这聋鼻子道士坐到了一桌。
新市场就是江湖人出入的地方,新市场老板接江湖人吃饭是情理之中的事。
那天酒桌上一些人都抬举那聋鼻子道士,他就开始有些自满,做出神乎其神的样子,目中无人,他在多喝了几杯后,鼻子突然不聋了,清楚地对周少贵说:“你姓周的我听说过,只不过是一个拆白的角色,哪配在这里跟我们坐在一起!”
在坐的很多是周少贵的朋友,听此话有些尴尬,打圆场说:“周先生别怪,这聋鼻子喝多了!”
聋鼻子道士又清楚地说:“我才没喝多呢!”
周少贵向四周看了看,眼睛盯着聋鼻子道士说:“我问你,汉口有大道观,汉阳有元妙观,武昌有长春观,黄陂还有养生观,你是哪个观的道士呀?你鼻子根本不聋,你平日装聋就是为了糊弄人,你才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周少贵说罢起身走了。
知宾看周少贵生气要走,就重新安排了个地方坐席。那知宾还对周少贵说:“一会儿那道士有一个现场治驼子病的表演,你可不能错过!”
原来聋鼻子道士以前做了两件大事,人们竞相传颂,后来,时间一长,人们象忘记了他一样,人们对他的宣扬偃旗息鼓,他开始还不甘寂寞,还想被人们再关注一次。
酒席快散时,知宾叫人捡开一张桌子,铺上白布说:“诸位!诸位!我们马上请披霞道长给我们大家表演现场治驼背病。”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驼背人来。
那人驼着背,局促地走到桌边站着。
周少贵本是准备走的人,一看那驼背,周少贵有些眼熟,想起他是一个常在六渡桥卖洋火的人,便知道这是聋鼻子道士设的一个做秀的局。
这时聋鼻子道士开始对患者问话:“你这背驼多长时间了?”
那驼子用汉川话答道:“我是从小就驼的,有几十年了!”
聋鼻子道士:“贫道今日就叫你的背直起来!”
周少贵突然上前说:“聋鼻子!这病我也会治。”
他说着就叫那驼子扒下,驼子想不扒,被周少贵踢了一脚。驼子再看仔细看人时,发现是周少贵,相互认识,不得已扒下了。
周少贵从旁边下了一块门板,压在那驼子背上,用力一踩,那人立即躺直了。周少贵还不松脚,那人在地下喊道:“我已经好了,别踩了!”
周少贵说:“你今天不说实话,我今天就不松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骗子搞出的笑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