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集《》(往生篇)(4/8)
。它也不是我们打妄想的心。它跟业力没有关系,跟妄想也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心性不是因缘所生法,所以它时间上没有所谓的初后,空间上没有所谓的边涯,它没有这种时空。因为时空的障碍都是因缘所生法,所以它“终日随缘,终日不变”。这个地方强调它的体性是清净的,离一切相,心性非关因缘。
但是我们看第二个,心性也没有离开因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都是我们心中所现的影像。当我们有业力的时候,熏习一念心性,它会现出一个水泡。这个水泡可能是快乐的水泡,也可能是痛苦的水泡。也就是说,心性虽然不是因缘,但是它也没有离开因缘,因为因缘就在心性里面显现出来。
那么到底蕅益大师想说什么?他想说的在第三段,说:“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就是说,虽然我无量劫来一念心性随顺了颠倒妄想,造了很多的业力,打了很多的妄想,但是我一念心性的本具功德并没有失掉。我们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可以了,叫作“一念回心”,就是回光返照。
诸位,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自性功德力。自性功德力跟六根,它们两个是汉贼不两立的,所以古人有一句话,“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方动乌云遮”。你想让你的自性功德力现前,请你把你的六根收回来;你要用六根,你就没有心性。你自己选择。因为六根是向外攀缘的,心性是向内安住的。所以,我们看一个临命终的人,看他的自性功德力有没有启动,就看他的六根有没有安住。如果这个人眼睛东张西望,阿弥陀佛有没有来?这个人就完蛋了,因为仁者心动。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老菩萨,来来来,六十岁以上的看过来。这个“都摄六根”,师父有几句话跟大家互相勉励,就是因缘法,尤其是责任感很重的人要注意)。就是说,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很多坎为什么迈不过去?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出现一个因缘的水泡,我们会习惯性地想要去面对它、处理它。其实不对!因缘是不能处理的,说实在。因缘,一个妄想会牵动另外一个妄想。其实,按照唯识的说法,业力跟妄想是辗转相续的,互为因缘。业力牵动妄想,你有这个业力你就容易打这个妄想,这个妄想又牵动另外一个业力。所以,按说娑婆世界人生是无解。因缘的解决之道只有一个方法,叫作放下。所有临终的人想起一件事情想要处理,这个人就再也回不来了,没回来。
所以,临命终的人永远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回首,你不能往后看。我讲实在话,诸位老菩萨,世间上的事情永远做不完的。你说,欸,我不能走啊,我的子女还没有长大!你人生的目的不是让他长大,世间上少了你太阳照样升出来。你信不信?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跟他结了多少因缘?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我再讲一次,因缘不是让你来处理的。你现在如果还有这个观念,说我要把这件事情处理完。你就永远没完没了了。事情永远做不完的,因缘只能够放下,它才会结束,叫断相续。诸位!你以为说,往生的人,是把娑婆世界的事情都办好再往生吗?你以为是这样吗?没有一个是这样子的。娑婆世界永远办不好,因为你今生的生命牵涉到你无量劫的因缘,这是众生的业缘,那叫一个错综复杂。解决娑婆世界的业缘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放下!这个叫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回光返照。就是临终的时候,不管临命终给你什么信息,不要理它,赶快把心带回家,安住一念心性。我本来就没有这个因缘,悄悄地走过去就好,千万不要想去处理这个因缘。你只要动一个念头,要去处理这个因缘,你就回不来了,业力就在那边等着你了。
所以请大家注意蕅益大师最后那句话,“茍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我不管你今生经历过什么样的事情,你今生可能是历尽沧桑、风风雨雨,但这都是心中的影像。请你临终的时候回到你一念心性,就是你不能再带有任何牵扯了。回到一念心性,你的心才真正地安住下来。佛陀可没有说让你念着佛号,跳到因缘法里面去对治它,那你最后的结果就是黄花岗第七十三烈士。你哪是它的对手啊,它是熟境界!所以,不是“对治”,是“不要对治”。不要对治它,放下就好,你绝对不是它对手。大凡想要对治妄想的,都有去无回了。
诸位!平时的妄想可以对治,临终时候的妄想,没有一个妄想可以对治的,不管你打什么妄想。人临命终本来就百感交集,所有妄想就是全部放下,一个妄想都不要对治,别管它,就是回到一念心性。你本来就没有这个妄想,该干嘛还干嘛,照样提起佛号念想往生。
关键就在这里而已。这个就是让自性功德力显现出来,而不是从妄想上对治。
丁二、他力信心
我们看丁二的“他力信心”。
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那么我们凭什么往生呢?因为我们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本来就没有生死,本来就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禅观与净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