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69(1/1)
状元,舍妹诞下龙子晋封贵妃,入勤政殿辅政……这说明什么?说明一代权臣的先决条件江熙已经占尽!
懂不懂国舅老爷的含金量啊?这帮人太懂了!
一夜之间,江熙身边冒出了许多素未谋面的“挚友”,有事没事邀游宴,隔三差五赠金锭,一言不合送女人。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来来来,我再敬江总管一杯!”
京城最大的酒楼名叫“不羡瑶池”,坐落于雀湖边上,楼群林立,建筑规格仅次于皇宫,但风景比皇宫要怡然几倍,美不胜收。
古籍记载瑶池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不羡瑶池”即有“不羡仙”之意。
说起来这不羡瑶池的年寿比大齐还长,始建于前朝云国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名字叫“一晌贪欢”,来往有王公贵族、文人墨客、富商巨贾……是挥金无数,日夜笙歌,醉生梦死。家不顾家,国不顾国,糜烂之中又诞生无数名诗佳作,享誉内外。
一晌贪欢建成十年后,云国走向没落,又十年,云国灭亡,为大齐所吞并。
太祖皇帝曾形容云国就像一盏易碎的琉璃宫灯,经不得一点风吹雨打,令人不忍打破。但是不破不立,这片土地是时候迎接新的主人了。
据说当年太祖破门入城时,云国的大部分百姓已经逃离,不愿意离去的百姓选择殉国,或自缢家中,或坠落城墙,或焚身火海……黑烟笼罩了整座城池,受惊的疯狗四处狂吠,猖獗的鼠类日夜横蹿。齐军未杀戮,城中已是尸臭熏天,病疫横行,一片狼藉。
但有一处仍旧是花红柳绿,歌舞升平,兰香萦绕,如一簇夜里狂欢的篝火,与四周的颓败相比就像凭空生出的海市蜃楼。这正是一晌贪欢,如往常一样经营着声色,时而传出欢声笑语,好似方圆百米之外的破碎山河与他们无关。
士兵愕然,以为做梦;将军警惕,以为埋伏。
“我等敬候齐王多时了!”一名带着白色笑容面具的伶官,带着一众伶人优雅行礼,以戏腔迎接太祖。
奏以编钟、琴、萧、鼓、琵琶……吟唱亡国诗篇,舞姬身披霓裳羽衣,挥舞长袖如黄昏的江涛翻涌,又如折羽的凤凰盘旋坠落。即辉煌又颓靡,看得人眼花缭乱。
齐人自苦寒之地来,何时见过这番盛景,皆目瞪口呆。
舞毕,众伶人又是一敬,然后突然拔出发髻上的簪子自戕,纷纷倒地。
齐人又是一惊。
太祖走上前摘下伶官的面具,面具下是一张不辨男女的脂粉面孔,他扬起嘴角,仿佛高高在上的神睥睨着众生,微弱地留下最后一句:“齐王好梦。”便倒下去了。
将士惶恐,提议太祖把一晌贪欢烧了,只教人贪图享乐的东西留着不吉利。
太祖说,阁楼瑰丽,焚毁也是造孽,便留了下来,改做驿馆。
太祖悉知人性是无法束缚的,推倒的不过是一栋阁楼,而惰念滋生,何处又不能再建一座一晌贪欢呢?
于是太祖下令将全城殉国的百姓的尸首收集火葬,将骨灰埋于一晌贪欢的台基之下。从今往后,一晌贪欢一旦重操旧业,便是台上笙歌台下泣血。
太祖意在敲打每一个跨进一晌贪欢寻欢作乐之人,脚踏着前人尸骨,安敢再起靡音、导欲宣淫。
这就是不羡瑶池的前身,云国立国一百二十年,它是云国世故的倒影,是云国百年长史的简书,成了末世的惊鸿一瞥。
大齐第三位皇帝在位时,由于三年天灾,粮食无收,国库吃紧。皇帝便将一晌贪欢卖给了一位前朝富商。从此一晌贪欢更名为“不羡瑶池”,扩建翻修,放开经营,好似回到了从前,但也没做出什么出阁的事。
如今不羡瑶池每一厅每一室都还挂有前朝文人留下的诗板,这是太祖皇帝特令不能撤走的,半数以上是亡国诗,令人不忍细读。它们是无声的警钟,是不安的怨魂,是活着的坟。
江熙虽久闻不羡瑶池的盛名,但因为“阴气太重”,从不敢踏足。此次一来,他便感觉到有一股阴凉气息从地砖侵入脚掌,然后席卷全身,连打喷嚏,又吃了好些酒,浑身乏力,好似身上正伏着一只魂。
江熙仰靠在椅子上,面红耳赤,脑袋发胀,摆着手道:“于兄别……喝不了了,喝不……”
咕噜咕噜……
于飞并不顾他,往他嘴里又灌了一杯,呛得他吐出大半来。
“哈哈哈哈!江兄的酒量还得练练呀!”
江熙都还没搞清楚状况就被一伙人以交友为由簇拥着过来,来了也没说什么正经事就订了雅房上菜吃酒。又唤来两名倡优,一名弹奏琵琶,一名吟唱歌曲,技艺一流,只见她俩眼波流转,妩媚动人。
江熙一时看入了神,拍手称赞:“妙
不想错过《死去的白月光出土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