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6章 收复幽州失败(1/2)
他目光扫过面前跪地的两人,轻轻叹息一声:“都是朕多年的老臣,不必在朕面前假装了。”
“你们心里想什么,朕一清二楚。”赵锴果然洞悉了他们的心思。
蔡太师和梁思成闻听此言,立刻从地上站起,恭谨行礼:“罪臣参见陛下!陛下贵为九五之尊,怎会亲自莅临此地?”
赵锴脸色阴郁地挥了挥袖子,身后几名狱卒立即上前打开了牢门。这一举动令蔡太师和梁思成感到困惑不解,作为主张和谈的朝臣,他们本以为会让皇帝丢脸,理应继续被囚禁,而非此刻释放。
梁思成眼珠转动,低声试探道:“陛下,您这是……”
赵锴不愿多做解释,冷冷地道:“都给朕滚出去!”
二十年的君臣情谊,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蔡太师和梁思成看着脸色阴沉的皇帝,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迅速走出牢房,齐声道:“感谢陛下宽恕之恩!”
赵锴背手离去,一言不发。两位重臣见状,也连忙离开了天牢。
当他们置身开封街头时,赫然发现,仅仅一夜间,整个开封府的气氛截然不同。曾经的热闹繁华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乌云笼罩般的压抑。
街道上,齐军士兵手持长矛巡逻,偶有匆匆而过的百姓,个个面色惶恐,空气中弥漫着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
两人面面相觑,心中涌起不祥预感,路过一处张贴公告的地方,几位身穿灰布棉袄的百姓正聚集讨论,不时发出叹息。
听完他们的对话后,蔡太师和梁思成终于明白了开封为何会出现如此剧变:原来,三王所率的先遣部队尝试收复幽州失败,损失惨重,阵亡人数高达七千余人。
梁思成忧虑重重地问:“这可如何是好?看来收复燕云十六州已经是不可能的任务了。”
蔡太师沉吟道:“燕云十六州地势险峻,城墙坚固,想要攻下绝非易事。相比这个,我更担忧的是幽州、檀州的凉军可能直接南下。中原地域开阔平坦,对我大安禁军抵挡西凉铁骑十分不利。”
蔡太师面色凝重地分析:“目前化解这场危机的唯一途径,就是让陛下主动向林王低头,并授予其储君之位,只有这样,或许才能平息林王的怒火。”
梁思成微微颔首,脸上浮现出一丝犹豫之色,沉吟道:“要让皇上屈服,恐怕他不会轻易同意吧。”
蔡太师则冷哼一声,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究竟是江山社稷重要,还是那虚无的面子更重要?”
“没有什么是不能考虑妥协的。”两人经过半天深入探讨,最终惋惜地意识到,解决当前危机唯有这一条途径。
次日,紫寰殿上,在群臣齐声高呼、完成了庄重的参拜仪式之后,主张和平的大臣再次恳请皇帝与凉州达成和解。此时,赵锴端坐龙椅之上,面色阴郁,始终保持沉默。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疾步走入殿内禀报:“陛下,出使外国的十三皇子已经归来,正在殿外请求觐见!”
赵锴闻讯,猛然睁大眼睛,迅速从龙椅上起身,几乎是几步跃至地面,声音中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与颤抖:“快,快传吾儿觐见!”
赵锴心中自有筹谋,他表面虽派十字赵新前往金国策反,实则暗中遣派深藏不露的十三皇子游走于周边各国,这才是他的真正底牌。
听到这个消息,大殿内的众臣无不惊愕,难以置信地看向皇帝。
他们没想到,天子竟还隐藏了如此一手,其中,最感震惊的莫过于十皇子赵新,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十三弟,怎么可能肩负起如此重任?
面对众人惊讶的目光,赵锴内心冷笑,深知这群人无法揣测到自己的深意。待众臣回过神来,都不约而同地将视线投向大殿门口。
不久后,满身风尘仆仆的十三皇子带领数人步入大殿之中,恭敬地拜见道:“儿臣参见父皇!”
赵锴含蓄地瞥了一眼随行的几位使者,满脸喜悦地下了台阶,亲手将十三皇子扶起,“皇儿这一路定然吃了不少苦头吧。”
“只要能为父皇排忧解难,儿臣纵然千辛万苦,亦在所不惜。”赵勋抹去额头上的汗水,坚定地回答。
“哈哈,这才是朕的好儿子。”赵锴开心地大笑,拍了拍赵勋的肩膀,然后目光转向旁边的几位使者,“这几位是……”
提到正事,赵新立刻回应道:“父皇或许还不知晓,这几位分别是高句丽国的使者,东瀛国使者,大理国使者,交趾国使者以及楼兰国使者。”
“得知我大安所遭受的困境后,各国纷纷表示强烈愤慨,并谴责林王的叛乱行为,均愿意出兵协助我们共讨西凉!”赵锴听闻此言,喜形于色,脸上的喜悦之情更加浓厚。
仿佛是为了印证赵勋的话语,一位东瀛浪人代表首先挺身而出,深深鞠躬禀告:“尊贵的大安陛下,我东瀛国大名在得知贵国之事之后,决定派出五万兵力,与大安携手对抗西凉!”
紧接着,高句丽的使者也表态:“天朝陛下,我王对贵国遭受的不公义之举深感愤怒,决定出兵三万以示支持。”
“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当代诗仙:我威武侯小侯爷只想当个二世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