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5章 改革之任(3/6)
凝重,深知官场腐败问题是国家的一大顽疾。
“陛下,臣以为,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不仅考核政绩,还要考察官员的品德、廉洁情况。政绩考核不能只看表面的数据,要深入了解百姓的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比如,在农业发展方面,不能只看粮食产量的数字,还要考察农民的收入、土地的肥力变化等。我曾对考核官员钱大人说,‘你不能只看数字漂亮,要看看百姓的日子是不是真好了。’在廉洁方面,要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要求官员定期向朝廷申报自己的财产来源和变动情况,如有异常,进行深入调查。其次,鼓励百姓举报腐败官员,对举报者给予重赏,并保护其安全。可以设立专门的举报渠道,如在各地设立举报信箱,由专人负责收集和整理举报信息。对于举报属实的情况,给予举报人丰厚的物质奖励,如黄金、土地或官职晋升(对于有才能的举报人)。同时,要确保举报人不会受到被举报官员的报复,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给予严厉惩处。再者,成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对官员进行不定期巡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监察机构的人员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专业的监察能力,他们有权调查官员的日常行为、政务处理情况和财务状况。监察官们在巡查时会对官员说,‘我们是奉朝廷之命,来查看您的政务是否清正廉洁。’”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一些官员面露担忧,一些则点头赞同。声音交织在一起,在大殿中嗡嗡作响,仿佛是改革浪潮冲击着旧有观念的堤坝。
这时,一位与叶城南素有嫌隙的赵大人站出来:“陛下,叶大人此举看似美好,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这些改革会触动许多官员的利益,若强行推行,恐会引起官场动荡啊。而且,民间对于新事物的接受也需要时间,万一百姓不配合,改革将寸步难行。”
太子慕容轩立刻反驳:“赵大人,若因害怕动荡而不改革,国家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如今百姓生活困苦,天灾人祸不断,若不改变现状,如何对得起天下苍生?改革虽有阵痛,但从长远来看,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的福祉。对于百姓的接受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宣传和示范来解决。在推广新作物和改革措施时,先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让百姓看到实际的好处,自然会积极响应。我们可以对百姓说,‘大家看,这新作物能让你们吃饱穿暖,这些改革能保护你们。’”叶城南也坚定地说:“陛下,改革虽难,但势在必行。臣愿为改革全力以赴,若有任何差池,臣愿承担责任。臣相信,只要我们秉持公正,以百姓利益为先,改革定能成功。”
皇上沉默片刻,然后说道:“朕任命叶城南为改革特使,全面负责这些改革事项。太子,你协助叶爱卿,务必确保改革顺利进行。朕给你们权力,但也需谨慎行事,莫要让国家陷入混乱。”
叶城南和太子慕容轩齐声谢恩:“臣、儿臣等定不辱使命!”
退朝后,叶城南和慕容轩开始商讨改革的具体步骤。阳光洒在宫廷的花园中,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也在为这即将展开的改革而期待。
“殿下,我们先从京城附近的郡县入手,建立示范观测站和救灾仓库,摸索经验。”叶城南说道,她看着花园中的花朵,思绪却已经飞向了改革的实践。
慕容轩点头:“好,我这就安排人手协助你。不过,那些反对的官员可能会从中作梗,我们得小心应对。他们可能会在物资采购、人员招募等各个环节设置障碍。”
“无妨,只要我们行得正,有陛下的支持,他们也不能怎样。”叶城南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如同那明亮的太阳,能驱散一切阴霾。
他们开始行动,在京城附近的一个郡县,叶城南带着工匠李石和学者王博选定了天文观测台的地址。这个地方位于县城郊外的一座小山丘上,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周围没有过多的遮挡物。
“这里地势较高,视野开阔,便于观测天象。而且山丘土质相对稳定,有利于观测台的建重。”王博指着周围的环境说道,他手中拿着测量工具,仔细地检查着地面的平整度。
叶城南吩咐工匠:“按照设计图纸,一定要保证观测台的稳固。这是关乎百姓安危的重要设施,不能有丝毫马虎。基石要用最坚固的石料,砌墙时要保证灰浆饱满。”
工匠们点头称是,开始忙碌地搬运石料和木材。第二天,他们就遇到了麻烦。运来的建筑材料有许多是次品,木材腐朽,砖石易碎。叶城南来到材料堆放处,眉头紧皱,心中涌起一股怒火。
叶城南找来负责材料采购的官员:“冯大人,这是怎么回事?你为何采购这些劣质材料?你可知这会对观测台的建设造成多大的影响?”
冯姓官员支支吾吾地说:“大人,我……我也是被骗了,商家说这些材料都是好的。我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他眼神闪烁,不敢直视叶城南的目光。
叶城南冷笑:“你莫要狡辩,定是你收了贿赂。这些材料的质量如此之差,稍有经验的人都能看出来。现在马上重新采购材料,若再有差池,绝不轻饶。”
那冯姓官员吓得脸色苍白,连忙点头:“是,是,大人,我这就去办。”
同时,在筹备救灾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之凰途锦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