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5章 姗姗来迟(1/2)
尽管那事与老三朱高燧无关,但他的缺席,确实让朱高炽对他心生不满。
朱高炽无意中的一句话,便轻易地在两人之间播下了不和谐的种子。
鸡鸣寺内,朱瞻基谨慎地打量着朱棣。
朱棣品了一口茶,沉着脸坐在老僧对面,沉默不语。
周围的人虽然不知他心中所想,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此时的神情足以让人心生畏惧。
“皇爷爷?”朱瞻基轻声试探。
“你这小子,不必如此小心,孤明白你的心思。但目前,孤还有一事需处理!”朱棣语气平静地说道。
“皇爷爷,您的意思是我们还要做什么?”朱瞻基困惑地问道,他对爷爷的计划感到迷茫。
朱棣微微一笑,“其实很简单,孤在等一个人,等待他的到来。”
朱瞻基困惑地搔了搔头。
朱瞻基心中泛起层层疑惑,皇爷爷朱棣的话如同谜团,他究竟在等待何人?
他忍不住瞥了那位老和尚一眼。
“稍安勿躁,一切很快就会揭晓,提前知晓,乐趣可就减半了。”姚广孝的微笑中藏着深意。
“真是让人捉摸不透,你们的心思太难懂了!”
朱瞻基的嘀咕声不禁提高了些,朱棣自然是将此尽收耳中。
“臭小子,你在嘲笑爷爷?”
朱棣的目光锐利如刀,朱瞻基立刻跪地。
“绝无此意,皇爷爷,我怎么敢呢?”
他连忙辩解,眼中却是闪烁着调皮之光,心中明白,皇爷爷对他的宠爱足以庇护他。
朱棣看着他,轻轻摇头,对这个太孙的宠爱之情溢于言表。
想当年,朱瞻基的降生促使他下定决心反叛,这皆因太祖高皇帝托梦于他。
自那以后,他对这个孙子疼爱有加,这份隔辈的亲情深如海。
在太祖高皇帝的时代,朱元璋钟爱的是建文帝朱允炆;而在永乐朝,朱棣最宠爱的便是朱瞻基。
朱家的这份隔辈亲情,坚如磐石!
当然,提及朱高炽能登上太子之位,不得不提一位关键人物。
那便是解缙,他的助力成就了朱高炽的储君之路。
在永乐二年的盛夏,明成祖朱棣内心为立储之事颇费踌躇。
那时,他的四子尚未归来,他在长子与次子之间犹豫不决。
于是,他向解缙寻求解惑,一句“好圣孙,大明可旺”的话,便成了他决定立长为储的关键所在。
朱瞻基,这位深受朱棣宠爱的皇太孙,聪明伶俐。
这一日,朱棣与姚广孝在幽静的室内对弈,对外面炙热的阳光和太子、汉王在外跪候的事视若无睹。
朱瞻基轻声提醒他的皇爷爷,他的父亲和众多官员正在外面等候,但朱棣却坚持要等一位神秘人物到来后才作出下一步的决定。
朱瞻基心中猜想,皇爷爷所等待的,莫非是远行归来的四叔?
鸡鸣寺外,看见太子和汉王双双跪地,四周的百姓有些不知所措,相互交换着困惑的眼神。
“这可如何是好?皇上总不能一直停留在鸡鸣寺吧?”
“确实,我们必须想个办法,让皇上回宫。”
官员们议论纷纷,脸上难掩忧虑。
就在此时,一个平静的声音响起。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解缙。
他缓缓开口,显得从容不迫。
“皇上正处于盛怒之中,太孙已经入内应对,万一太孙未能妥善处理,那就只能仰仗另一人了!”
解缙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含笑继续道,“而这人,非燕王殿下莫属。”
众人面露惊疑,虽未发言,却暗自认同解缙的见解。
眼下的局势,似乎确实只有燕王殿下才能平息。
杨士奇等人沉默不语,他们对解缙的聪明早已习以为常。
总是分析一切,洞察秋毫,让人想起了三国时期群雄逐鹿的智者杨修。
“聪明是好事,但过于聪明,恐怕会招致灾祸。”
一个冷冽的声音突兀响起。
众人皆惊,因为这声音的主人,正是燕王殿下朱高华。
他无声无息地出现在解缙身后,让人不寒而栗。
所有人都不禁倒抽一口冷气,面色微变。
燕王殿下何时到来的,他们竟毫无察觉?
“太可怕了,燕王殿下何时来的,我们竟一无所知,这位殿下的手段真是高深莫测!”
心思细腻的杨士奇暗暗感叹。
燕王殿下朱高华的悄然降临,未惊扰任何一物,彰显了他那深不可测的气度与无以匹敌的力量。
无怪乎在建文年间,他能力挫强敌,终结一场又一场战事。
解缙心中不由生畏,面色略显苍白。
当朱高华站在他面前,轻拍其肩,解缙的惊慌更是显而易见。
“这里智者如云,你所思之人,难道未曾思量?”朱高华语气淡然,对解缙的才华予以认可。
然而,若解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他朱棣四子,当世活阎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