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430(1/1)
敏锐地发现,沈介的眼神同之前不一样了。
那不是男子看向心爱之人,那种爱意绵绵的眼神,而是臣子看向君主,那种誓死效忠的眼神。
沈介就用这种眼神看着她,朗声道:“愿大王应天顺民,速即尊位,以安天下民心。”字字掷地有声。
语毕,便以头叩地,伏地不起。
院中文武也都跟着跪了下来,齐声道:“愿大王应天顺民,速即尊位,以安天下民心。”
唯有刘霁立在那里,低头只看到一片匍匐的背影。
第199章 登基大典 陛下真圣君也!……
登基大典的筹备就特别繁琐。
比如她要斋戒沐浴, 要准备祭祀的三牲九牢,要给刘汉的列祖列宗重新修建一个宗庙——
虽然刘霁自己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有这个钱,还不如给流离失所的老百姓多修几间房子,但是负责筹备大典的官员把《周礼》搬了出来,引经据典地说了一大堆之乎者也,诘屈聱牙得刘霁几乎睡过去。
沈介及时地给她总结翻译了一下,她总算理解了——
显然宗庙是祭祀群神, 告类上天时必要的道具,没有这个东西,登基大典就搞不下去。
刘霁勉为其难地点了头,不过别的东西还是被她强行简化了。
比如郊祀天地的时候, 就在南郊搞一搞就行了,什么四时五郊、五岳、四渎、名山、大川等《祀典》里面写的那些, 就省省吧。
负责礼仪的是个老学究, 见新帝不拿祖宗规矩当回事,差点就要当场哭给她看。
被刘霁以“天下战乱刚刚止歇,百姓生业未复, 身为皇帝也不敢铺张浪费”为由, 堵了回去。
老学究被说得脸红红的,答应“此次大典一遵先度, 务从简约, 劳众崇饰, 皆勿为也。”[1]
出去了就给大家宣扬——
“陛下躬履俭约, 爱惜民力,真圣君也!”
于是,那个应该修得又高又威严的高坛, 为了不劳民伤财,就简单地垒了个土台。
还有祭祀用的各类祭品呀,缫藉呀,樊缨呀,在刘霁眼里就没有什么用的东西,也被她抠抠搜搜地或是减了量,或是用了更便宜的东西来替代。
但是不管* 整个仪式被简化成了什么程度,当刘霁身穿绣着日月星辰、山川大地的衮衣,带上十二旒的冠冕,一步一步地登上高坛的时候,整个场面依旧有种震慑人心的庄严肃穆。
有仪官点燃燔燎,烟气袅袅而上,那是通告上天的意思。
高台上如泰山一般立着的刘霁,便更增了几分神圣的意味。
仪官恭恭敬敬地奉上皇帝的玺绶。
刘霁循旧例,当然要先推辞一下。
三辞三让之后,群臣齐齐下拜,高呼:“皇天大命,不可稽留。”[2]
刘霁便回应了一句,“敢不敬承。”这才收下玺绶。
然后下了高台,与群臣一起看着依旧悠悠飘向天际的青烟。
消息已经送达上天了,老天和列祖列宗也没跳出来说不答应,于是这就算礼成了。
·
“以士行的功劳,封个郡公当没有问题吧?”
刘霁叼着毛笔,从案几上那堆写着名字的纸条中,捻起写着“陶侃”二字的那张。
眼下她已经搬进了显阳殿,不过整个皇宫早就被张方洗劫一空。
刘霁并不肯花钱给自己置办家私,整个显阳殿除开生活必须的案几和床榻,竟是空荡荡的,没有多的东西。
“自是没问题。”沈介坐在她旁边,他面前的那叠纸条就写得更多了,全写的这些年大大小小的战阵,赢了占下了哪里,输了损失了多少。
刘霁搞不清楚官秩、爵位,这些事情又不好跟别人商量,只好捉住沈介给她干活。
她来复述臣子的功绩,沈介把这些战绩记下来,再一一讨论该给个什么封赏。
“考语就为贞固开济如何?”沈介边写边问。
问完却没有等到刘霁的回答,他疑惑地抬头朝刘霁看去,就发现刘霁放下了那支被她啃秃了的毛笔,正灼灼地看着自己。
“怎么了?明彻?”
“你想要个什么封赏?”她兴致勃勃的问他。
他摇了摇头,“我无战功,如何能要封赏。”
“谁说只有战场上建立的才是功勋?要是没有你帮我足兵足食,我哪来那么稳定的后勤?还有江南复归,也有你的一份功绩。”
她说着兴奋起来,膝行着凑过去,“我也给你封个侯吧!不,我给你封王!”
沈介失笑摇头,“大汉早有规定,非刘氏不得封王。我如何能封王?”
刘霁大气地一摆手,“别管这些,我说行就行!”
“不可,”沈介正色道,“便是你强行要给我,我也不能接受如此僭越的封赏,而担上祸乱朝纲的骂名。”
刘霁撇撇嘴,“不
不想错过《阿霁今天造反了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