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226(1/1)
箭伤来势汹汹,这伤年年溃烂深入骨髓不能自愈。
只是这次一发不可收拾。
二月中旬,例行朝会被取消,但朝中一切事宜赵炅还是坚持亲自处理,只是所有事在便殿内解决。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朝中再无任何人事、职位上的变动,没有什么比皇帝的身体更加重要。
然而一切都是无用功,太医们都十分清楚,皇帝的身体早已到了极限,所有药物手段都不再有任何作用。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八,赵炅彻底病倒,无法料理国事。
三月二十九日晚,万岁殿内,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
万岁殿...竟然还是这里,二十二年前也是在这万岁殿内,他的哥哥赵匡胤也死在这里。
死在一杯毒酒之下,也死在他赵炅和王继恩的谋划之中。
二十二年了,记忆还是如此清晰,眼前一阵阵发黑,赵炅昏昏沉沉之间,感觉到了生命的流逝。
箭伤不在疼痛,只是觉得冷,越来越冷,冷的让人控制不住的打颤。
不、他还不想死,西夏还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还等着他,他今年才五十九!赵炅想要挣扎,可身子已经不听使唤,他甚至连手都抬不起来。
热茶明明就在手边,他连一个小小的茶杯都拿不动了。
生死面前,上天是如此公平。
挣扎片刻,要强了一世的赵炅最终决定放权,强撑着下了最后一道旨意:“立刻、召、召太子、太子入宫。”
“遵命。”
此时殿中只有王继恩一人,看着大限将至的皇帝,他默默地退出万岁殿,关上了门。
然而他并没有按照皇帝的命令前往太子府,反而无事发生一般守在万岁殿门口,禁止无关人等靠近。
他在等,等着万岁殿内的皇帝一点一点咽气。
皇太子顺理成章的登基,能有他王继恩什么功劳?
自蜀中归来之后,他在宫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不复从前,但若另立新君...二十二年前的旧事重新上演,他就还是那* 个拥立新君立下头功的人。
这样的问题几乎不用思考,同样的事再来一遍,他的选择依然如此。
听着万岁殿内越来越微弱的呼声,王继恩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进殿答复:“陛下,太子在过来的路上了。”
迟暮的帝王怒目而视,却不再有力气说话,他的目光好像能洞穿人心一般,王继恩在他的注视中低下头。
“奴才再去催。”
蛰伏这几年,不就是在等这一刻吗?张咏、沈知白,这一个个坏他好事的人还没死呢。
一个时辰后,王继恩进殿查看,确认床上的人已经没了呼吸,这才放下心来。
他和皇后的谋划能不能成,全看今夜了。
王继恩拿了皇帝的印信,立刻遣人出宫,敲响了参知政事李昌龄以及知制诰胡旦家的门。
这是谋划里至关重要的两个人。
知制诰主要职责就是替皇帝起草诏书,若真走到这一步,大印在手,诏书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而参知政事位同副相,他用重金并许以权利,这才收买了这位参知政事,有了参知政事的见证,知制诰的任命诏书,这事的可信度就很高。
要快,赶在天亮之前。
第116章 李皇后
李昌龄两人很快入宫, 抵达万岁殿时,里面只有已经驾崩的皇帝,却不见大监王继恩身影。
胡旦立马一惊, 他要做的是几人中最危险的事,矫诏这种事情, 一旦被发现, 必定牵连九族,史书上那也得遗臭万年。
所以但凡有一丁点儿风吹草动,就杯弓蛇影害怕的不行。
“李、李大人...王继恩不会将我们给卖了吧?”
在胡旦看来, 王继恩这种人什么事干不出来?诓了他们, 拿他们当投名状也是有可能的。
李昌龄听见他牙齿打颤的声音,面色也有些凝重,不过他对于王继恩的了解比胡旦要深得多。
“把心放回肚子里,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咱们都是绑在一条线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谁也跑不了。”
胡旦听罢没在说什么, 但还是走来走去在万岁殿内打转, 半点儿不敢看榻上的皇帝。
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李昌龄难得解释了几句:“不一定就非要走到矫诏这一步...你别走了, 看着眼晕。”
胡旦想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隔着门缝却看见了外面守着的两排内侍, 正是召他们入宫的那批人。
气氛格外紧张的时候, 外面传来了通传声。
“陛下,吕端, 吕大人求见!”
万岁殿前的内侍们眼观鼻鼻观心,不为所动。
“陛下, 宰相吕端求见!”
万岁殿内没有任何动静。
“陛下...”
吕端看了看自己的人手,入
不想错过《北宋名臣奋斗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