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3章 秦朝的内部矛盾(一)(1/5)
公元前 210 年,广袤无垠的秦朝大地之上,阴云密布,仿佛一层厚重的黑幕缓缓降下,将这片古老的土地紧紧地包裹其中。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娃 kanshuwa.org天空阴沉得令人窒息,不见一丝阳光穿透那浓厚的云层洒向人间。压抑的氛围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让人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沉重和不安。
大地上,原本繁荣昌盛的城市此刻也显得格外寂静。街道两旁的商铺紧闭着大门,昔日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见了踪影,只有偶尔匆匆走过的行人,面容憔悴而忧虑。田野里,庄稼低垂着头,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不祥的气息。远处的山峦在阴霾的映衬下显得越发朦胧,宛如沉睡中的巨兽,让人望而生畏。
咸阳城,这座古老而壮丽的都城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之上。城中街道纵横交错,商铺林立,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然而,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那座宏伟无比的宫殿,它傲然屹立于城市的正中央,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
这座宫殿气势磅礴,建筑风格独特且奢华。高耸入云的宫墙环绕四周,将其与外界隔绝开来,形成了一片独立而神秘的天地。朱红色的大门敞开着,门前立着两排威武雄壮的侍卫,他们手持长枪,神情肃穆,令人望而生畏。
进入宫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开阔的广场。地面由光滑如镜的大理石铺就而成,阳光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广场两侧排列着精美的花坛和雕塑,栩栩如生的龙凤图案更是增添了几分庄严之气。
穿过广场,便是宫殿的主体建筑。大殿巍峨壮观,金顶红瓦,飞檐斗拱,尽显皇家风范。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无数根巨大的立柱支撑着穹顶,给人一种顶天立地之感。
此时,秦始皇正端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中。他头戴冕旒,身着黑色龙袍,上面绣着张牙舞爪的金龙,显得格外威严庄重。他那双深邃犀利的眼眸扫视着下方群臣,目光犹如两道闪电般凌厉而冷峻,让人不敢与之对视。
“朕之天下,必须稳固如山!这广袤无垠的疆土、万千黎民百姓皆系于朕之一身,朕定要让这片江山永固长存,千秋万代!而赋税与劳役,则乃是国家之根本所在,关乎着国计民生,万万不可有丝毫懈怠啊!”秦始皇那威严的声音如洪钟一般在朝堂之中久久回荡,震耳欲聋。
殿中的大臣们一个个都低垂着头颅,沉默不语,但他们的内心却是思绪万千。有的大臣暗自思忖:陛下所言极是,赋税和劳役确实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应当严格执行;然而也有些大臣则忧心忡忡地想到,过重的赋税和劳役或许会给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导致社会不稳定。还有一些心思缜密的大臣开始琢磨如何既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又能减轻民众压力,以维持这微妙的平衡……
李斯听闻此言后,面色凝重地向前迈出一步,然后恭恭敬敬地拱起双手,向秦始皇施礼并说道:“启奏陛下,现今我大秦的赋税逐渐加重,而各种劳役也是名目繁多,致使黎民百姓已然难以承受如此沉重之负担了啊!长此以往下去,恐怕会引发诸多不稳定因素,于国不利呀。”
秦始皇闻听李斯所言,不由得眉头微微一皱,双目中闪过一丝凌厉之色,随即大声呵斥道:“大胆李斯!朕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建立如此宏伟之千秋大业,所需耗费的人力与物力实乃海量。倘若不加重赋税和增加劳役数量,又怎能支撑得起这般庞大的帝国运转呢?难道要让朕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毁于一旦不成?”说罢,秦始皇将手中的竹简重重地拍在了案几之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整个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众大臣皆噤若寒蝉,不敢轻易发言。
朝堂之下,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和压抑氛围。大臣们个个面色凝重,交头接耳间流露出不安与焦虑。他们深知此刻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但却苦无良策应对眼前错综复杂的局势。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那广袤无垠的民间大地上,百姓们正深陷于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战火纷飞、灾荒连年,让原本就艰难的生计变得愈发困苦不堪。农田荒芜,颗粒无收;盗贼四起,民不聊生。人们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只为寻找一线生机。孩童失去了天真无邪的笑容,老人眼中满是绝望和哀伤。街头巷尾充斥着饥饿与疾病,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死亡的气息。
在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而偏僻的小乡村里,黎明时分的阳光宛如羞涩的少女,轻轻地揭开夜的面纱,但那薄薄的雾气却依然眷恋着大地,迟迟不愿散去。此时,勤劳的农民赵老汉已然扛起那把略显破旧的锄头,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地朝着田间走去。
晨曦的微光映照在赵老汉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庞上,每一道深深浅浅的皱纹仿佛都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故事。他那双原本明亮有神的眼睛,如今也被生活的重压打磨得黯淡无光,透露出难以言喻的疲惫和无奈。
“唉……今年的赋税竟然又加重了!这让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可该如何过下去哟?”赵老汉一边深深地叹息着,一边费力地挥动手中的锄头,一下又一下地刨开坚硬的土地。他的动作显得有些迟缓,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秦始皇荡平六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