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3章 秦朝的内部矛盾(一)(2/5)
佛身上背负着千斤重担一般。
紧跟在赵老汉身后的是他那身材略显单薄的儿子小赵,虽说年纪尚轻,但那张原本应该充满朝气的面庞上却过早地刻下了深深浅浅、令人心疼的忧愁痕迹。只见他双眉紧紧地皱在一起,仿佛两道无法解开的死结,满脸都被愁苦之色笼罩着。那双眼睛里透露出的忧虑和不安,如同沉重的乌云一般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小赵一边紧盯着父亲那因岁月和生活重担而略显佝偻的背影,一边忧心忡忡地开口道:“爹呀,咱家的存粮如今已是所剩无几了啊!若是再将这些仅有的粮食拿去交了那繁重的赋税,恐怕接下来咱们一家人真就得过上忍饥挨饿的苦日子啦!”他的声音微微颤抖着,似乎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沉甸甸的担忧与恐惧。
听到儿子这番话,赵老汉缓缓停下脚步,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抬起头,目光望向远方,眼神中满是沧桑和无力。沉默片刻后,才长长地叹了口气,说道:“孩子啊,咱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这可是朝廷定下的规矩,咱们做小老百姓的,除了认命还能怎样呢……”说完,他再次迈开步子,继续向前走去,那背影显得愈发落寞和凄凉。
在距离此地不远处的另一个宁静小村庄里,一大群朴实憨厚的农民正满脸愁容地聚集在村口那棵枝繁叶茂、犹如巨伞一般的老树下。他们或站或坐,围成一圈,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最近发生的事情,嘈杂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一曲充满焦虑和不安的交响乐。
“你们听说了没?隔壁村有户人家啊,就是那个老实巴交的老张头家,居然因为实在交不出沉重的赋税,昨天被如狼似虎的官府差役给硬生生地抓走啦!”人群中不知是谁率先打破了沉默,大声说道。他的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引得周围众人一片哗然。
“哎呀呀,这可如何是好啊?咱们村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呀,眼瞅着这收税的日子越来越近,家里的存粮却所剩无几,再这么下去,咱们恐怕也撑不了多久咯!”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者忧心忡忡地叹息道。
“可不是嘛!今年这老天爷也不开眼,庄稼收成不好不说,这赋税却是一年比一年重,简直要把人逼上绝路啊!难道真就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吗?照这样发展下去,大家伙儿迟早都得活活饿死啊!”又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愤愤不平地挥舞着粗壮的手臂,眼中满是怒火与无奈。
正当大家议论时,村里的里正走了过来,他面色沉重地说道:“乡亲们,朝廷的命令不可违抗,我们还是想办法凑齐赋税吧。”
众人一片沉默,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正当大家议论时,村里的里正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走了过来。他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长袍,腰间随意束着一根黑色的腰带,头发有些凌乱地散落在肩头。
他面色沉重,额头上的皱纹仿佛刻满了忧愁,嘴唇紧抿,眼神中透着无奈与疲惫。他走到人群中间,停下脚步,微微抬起头,目光扫过每一个乡亲,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道:“乡亲们,朝廷的命令不可违抗啊。上头要征收赋税,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咱们谁也躲不过去。”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叹息声,有人小声抱怨,有人低头沉思。里正接着说:“我知道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可要是抗命,那是要掉脑袋的大罪。咱们还是一起想想办法凑一凑吧。家里有粮食的,拿出些粮食;有手艺的,卖点物件。众人拾柴火焰高,能凑一点是一点。”
乡亲们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无奈和苦涩。良久,一位老者颤巍巍地站出来说:“里正,不是我们不想凑,可咱们一年到头辛苦劳作,收成也就够勉强糊口。如今这赋税……唉!”里正听了,重重地叹了口气,却也无话可说,气氛一时间变得格外压抑和凝重。
在这座繁华喧嚣的城镇之中,局势同样令人忧心忡忡。商户们犹如置身于汹涌波涛中的孤舟,艰难地抵御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和困境。那高悬于头顶的高额税收,宛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曾经红火热闹的生意如今变得日益萧条,每况愈下。
“这税收简直高得离谱啊!咱们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绝大部分都被朝廷搜刮走了。照此情形发展下去,我这家小小的绸缎铺怕是撑不了多久,迟早得关门大吉喽!”那位满脸愁容的绸缎商一边唉声叹气,一边无奈地摇头抱怨着。他身旁的其他商户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应和起来。
“谁说不是呢?不仅如此,朝廷还时不时地抽调我们去服那繁重的劳役。咱这一走就是好些天,店里的生意根本无人照看打理。等回来的时候,积压的货物卖不出去不说,还可能因为长时间无人经营而流失不少老主顾呢!”另一位商户紧皱眉头,愤愤不平地说道。众人听后皆是一脸苦相,连连点头称是。整个街道弥漫着一片怨声载道、人心惶惶的气氛。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日子一天天过去,百姓们肩上所承受的担子却变得愈发沉重起来。原本就不轻松的生活如今更是雪上加霜,犹如泰山压卵一般令人喘不过气来。
而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农业生产方面所遭受的重创。本应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季,广袤无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秦始皇荡平六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