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4章 土工作业(1/2)
盛京城下,朱磊骑在马上,举起手中的双筒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城墙上的动静。
镜筒中,城墙上飘扬的红边黄龙旗格外醒目,旗面上的龙纹在风中舞动,仿佛在向明军示威。
“黄龙旗……”朱磊低声喃喃,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他发誓要将这面该死的黄龙旗从城头上扯下来。
“殿下!”阎应元打马上前,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天启元年,老奴努尔哈赤占领沈阳后,将其改名为盛京,并大肆扩建加固。如今的盛京城防,可比辽阳坚固得多啊。”
朱磊放下望远镜,冷笑一声:“再坚固的乌龟壳,我也要把它砸开!鞑子向京师派出信使,起码得十日才能到。他们只能绕道科尔沁,然后入关。那边道路难行,路途遥远,南边又被我们的骑兵封锁,他们根本过不去。”
阎应元点头附和:“是啊,等到清军调集兵马,准备粮草,再出山海关,恐怕得一个月过去了。”
朱磊闻言,哈哈大笑:“一个月?恐怕多尔衮这狗贼是来给这些狗鞑子收尸的吧!”
身后的亲兵们听到朱磊的话,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笑罢,朱磊挥了挥手,沉声下令:“传本王命令,2000人迅速去周边砍树,打造井阑车!
另外,1万名包衣和民夫开始挖掘壕沟。壕沟要七扭八拐,不要一条首线通到城下。就按照本王这张图挖掘!”
他说完,将手中的图纸递给身边的亲兵。
亲兵接过图纸,恭敬地应道:“小的这就去传令!”随即策马离去。
朱磊要挖掘的壕沟,宽一米,深两米,呈“Z”字形向城下延伸。
这样的设计,既能有效躲避城上火炮和弓箭的射击,又能让士兵们顶着盾牌安全前进。
每一段壕沟都像一条蜿蜒的蛇,巧妙地避开了城头的火力覆盖范围。
朱磊把目光移到了盛京的城墙上,只见上面人头攒动,显然是在调动兵力。
“丽亨!”朱磊转头看向身旁的阎应元,“你觉得,鞑子还能撑多久?”
阎应元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殿下英明神武,盛京虽固,但在您的谋划下,也不过是纸糊的老虎。依臣看,不出十日,盛京必破!”
朱磊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远处的城墙,冷声说道:“那就让这些狗鞑子,再苟延残喘几日吧!”
盛京城外,明军的行动迅速展开。
2000名包衣和民夫手持斧头,迅速冲向周边的树林,砍伐树木,准备打造井阑车。
1万名包衣则拿起铁锹和锄头,按照朱磊的图纸,开始挖掘壕沟。
包衣们被明军士兵驱赶着,手持斧头、锯子,走向周边的树林。
他们的脚步沉重,脸上尽是疲惫之色,但在明军士兵的严密监视下,没有人敢有丝毫懈怠。
“快!动作快点!别磨蹭!”一名明军士兵挥舞着鞭子,厉声呵斥着。
包衣们低着头,默默地走进树林。
斧头砍在树干上,发出“咚咚”的闷响,木屑西溅。
锯子来回拉动,发出刺耳的“吱吱”声。
树木一棵接一棵地倒下,被包衣们拖出树林,堆放在空地上。
“这些木头,是用来打造井阑车的。”
一名明军士兵对身旁的同僚说道,“王爷说了,攻城器械必须尽快准备好,不能耽误时间。”
另一名士兵点了点头,目光扫过那些忙碌的包衣,冷笑道:“这些包衣,平日里给鞑子当牛做马,如今倒是派上用场了。”
树林中,包衣们汗流浃背,手上的水泡磨破了,鲜血染红了斧柄。
但他们不敢停下,只能咬着牙继续干活。
一名年长的包衣低声对身旁的同伴说道:“忍一忍吧,等攻下盛京,咱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同伴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好日子?咱们为鞑子效力这么多年,王爷真的会放过我们吗?”
年长的包衣沉默了片刻,低声说道:“至少……比给鞑子当狗强。”
与此同时,另一批包衣正在挖掘壕沟。
他们手持铁锹和锄头,按照朱磊的图纸,开始在地面上挖出一条条蜿蜒的沟壑。
“挖深点!再深点!”明军士兵站在壕沟旁,高声指挥着。
包衣们弯着腰,手中的铁锹不停地挥舞,泥土被一锹一锹地挖出,堆在壕沟两侧。
他们的手上满是血泡,汗水浸透了衣衫,但没有人敢停下。
一名包衣抬起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低声嘟囔道:“这活儿,比给鞑子种地还累。”
另一名包衣苦笑道:“累也得干啊,不然官军的鞭子可不长眼。”
远处,明军士兵们则在城外扎下了三座大营。
大营之间互为犄角,彼此呼应,形成了一个坚固的防御体系。
营外,工事完备,铁丝网群密密麻麻地布置在营地周围,仿佛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两条深深的壕沟环绕着大营,壕沟内插满了尖锐的木桩,任何试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南明:力挽狂澜》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