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6章 身教胜于言传(1/4)
离县城五公里的一个小山庄,被绿意盎然的群山环绕,仿佛是一颗遗落在大地上的翡翠。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佬 kanshulao.org在这个宁静的小村庄里,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林家。他们夫妇二人,竟然培养出了六个大中专生。这一消息如同春风般,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整个县城,引起了县教育局领导的极大关注。金处长是县教育局培教科的负责人,他带着浓厚的兴趣想前往林家,希望能深入了解这个家庭的教育之道。
金处长带着满满的期待和好奇心,踏上了前往林家的路。
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不一会儿便看到了那座被绿树环绕的小屋。屋前,林不凡夫妇正在忙碌着,他们看到金处长的到来,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活,热情地迎了上来。
金处长先进行了自我介绍并说明来意。
“哎呦呦,教育局的大干部来了,金处长,快请进!”林不凡热情地招呼道。
金处长走进屋内,环顾四周,发现这个简陋的屋子里充满了书香气息。墙上挂着几幅字画作,其中一面墙上贴着十几张孩子们获得的奖状,书架上摆满了书籍。金处长心中不禁暗暗赞叹:这真是一个有文化、有底蕴的家庭啊!
“林先生、林太太,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我听说你们培养出了六个大中专生,这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成就。”金处长微笑着说道。
“哪里哪里,这都是孩子们的福气,国家恢复了高考。”林不凡谦逊地回应道,“
金处长和林不凡夫妇坐在院子里的大槐树下,开始了深入的交谈。好信的村民听说县里来人了,也奔走相告,陆续来听。
金处长首先询问道:“你们住在农村,两个农民,是怎么培养出六个大中专生的?”
林不凡夫妇互相瞅了瞅,林不凡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这主要归功于三个方面。”说着,他一一道来:
“首先,要感谢党恢复了高考,不恢复高考孩子们只能在农村刨一辈子土了疙瘩,上土地大学,想上大学是白日做梦。”
“其次,孩子们都非常懂事,学习刻苦勤奋,天天夜以继日地努力学习。”
“第三点呢。”林不凡沉吟片刻,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汇来描绘这一点。妻子铁丽英在一旁补允道:“这第三点嘛,是王贺教授教给了俺们家孩子,好多学习的好方法。”
金处长闻言抬头,目光中透露出好奇与期待:“啥学习方法,讲的具体点?”
“哎呦,这话可长了,俺也说不好,好像是让我们激发孩子的兴趣、苦学不如巧学、学累了就出去玩会……”铁丽英把延大李贺教授到家里来的过程说一篇,还讲了孩子们自己研究出的几个学习方法。
金处长听了有些学习方法很新奇,一一记录了下来,然后又继续追问:“还有没有其它培养孩子的秘诀?”
林不凡闻言,挠了挠头,努力的回忆着,“还有,还有啥呢?我得想想。”老两口面面相觑,似乎有些卡壳了。
坐在一旁的王婶笑眯眯地接过话茬笑着说:“还有啊,就是他们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王婶的话音刚落,屋内便爆发出一阵愉快的笑声。
接着,教育局金处长,又对林不凡家考上大学与几个孩子进行了现场、电话采访。
在林家六个上大中专的儿女的记忆中,在学习方面,从小到大,爹很少给他们讲什么必须刻苦学习才有出息、有志者事竟成等大道理,也从来没逼他们必须要考上名牌大学、考试必须得打多少分,甚至很少检查他们的作业……
金处长问:“那你们的学习动力从哪里来的呢?
已经大学毕业,现已参加工作的林不凡的三儿子林湖想了想说:“主要来自于,爹娘带头学习,让我们好好做人、做事。”
林湖想了想又补充道:“爹娘养育九个孩子就够累的了,可自从恢复高考以后,他们两个一有空就拿着书本学习,农忙的时候学习蔬菜栽培技术,干什么就学什么。冬季不忙的时候就看小说。”
“你是不是说,你父母主要是用好的行为,榜样的力量,影响教育你们。”金处长提示。
“是的,是这个意思,我父母一直秉持‘身教胜于言传’这个理念,他们的行为、态度、价值观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林湖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来围观的村民听了这个话题,也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一位村民指着林家大院里的果树、菜园子说,“金处长你看,由于人家老两口经常看农业方面的书,林大爷家种的果树、蔬菜的长势在村里是一流的。同样的树、同样的面积,他们是的收成总是比我们多很多。
金处长起身到菜园子里转了一圈,果然硕果累累、长势喜人。
“林老爷子,你不仅孩子培养的好,这果树、蔬菜长得也这么好,你还有什么妙招,快跟我说说。”金处长微笑着对林不凡说。
林不凡捋了捋胡须,微微一笑:“真没啥了,我也说不好。但是我想,作为家长逼孩子必须上名牌大学、考多少分、整天唠唠叨叨、诉苦,肯定是不行的。”
金处长闻言点头赞同,他知道林不凡的这番话并非空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去逝的爹娘又回来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