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1章 没文化吵架都吵不赢(1/2)
九月初七寅时刚过,汴河码头的梆子声还裹着水汽,贡院街己挤满青襕衫的考生。本文搜:我的书城 3wwd.org 免费阅读
吴雍提着考篮随人潮挪动,哪怕他心里早有准备,但第一次参加传说中的科举,手中的竹编提梁仍然被掌心渗出的冷汗浸得发亮。
就在他思绪有些发散的时候,前方突然传来衙役暴喝:“褪袜!”。
只见个江南口音的秀才正被按在条凳上,皂靴里抖落的银锞子砸在青砖上叮当作响。
“洛阳吴雍!”书吏的唱名声惊飞檐角铜铃。
吴雍上前递过考牌,忽觉掌心微痒——衙役查验考篮时,指尖在《周礼注疏》书脊处多停留了半息。
他抬眼望去,那衙役颈后青记在晨曦中泛着幽光,考篮底层艾绒包被粗暴翻开,露出晏殊亲批的时文集,书页间自家三哥让夹着的金叶子却安然无恙。
“丙字二十三号!”随着唱喝,吴雍接过三支素烛踏入龙门。
汴京和西京的乡试同在一处,所以夹道巡考的禁军铁甲尤为森然,枪尖映着初升的朝阳,在青砖地面拖出细长阴影。
考生们的考棚不足五尺见方,松木板还渗着新鲜桐油味。
吴雍刚将竹纸铺开,隔壁突然传来压抑的抽泣——那湖州考生正用砑石疯狂打磨麻纸,碎屑雪片般飞过杉木隔板,落在他新制的青云牍上。
“咚——”龙门鼓震得梁间积尘簌簌卯时初,题卷随晨钟分发。
吴雍指尖抚过雕版印就的试题,松烟墨香里浮着极淡的沉香味,制纸的经验让他当即嗅出这纸掺了御制的龙涎。
首场帖经题出《尚书·禹贡》:“厥土黑坟...厥贡漆丝...”。
吴雍低声念了两句后便揣摩起了出题人的心思,他发现这题绝非单纯的要考经典,而是要考生以《禹贡》为媒介,以此来选拔既通晓儒家义理、又能务实安邦的人才,结合现在的政治形势和朝堂风向,显然是帝党才会出的题目。
而它也折射出了大宋的科举,正在以文学向经世转型的一个趋势,以及朝廷如今对地方上的农业经济、地方治理等问题的深层焦虑。
以这个方向思索的话,吴雍的便需要结合农政提出具体的对策,比如兴修水利、鼓励漆丝贸易等方面,这样才更能符合考官期待。
想到这里,吴雍手中狼毫当即蘸满墨汁,在竹纸上写下:“黑坟非独色也,实乃腐殖质丰沃之征...”
第一场考完,午后则考诗赋,题目为《桂香秋皎洁》,想来是李子庄背后写美人词的那一拨人出的。
吴雍将宣城诸葛笔在砚侧轻掭,正要下笔,忽然听到隔壁传来一边暗骂自己手快一边还不停抽噎的声音,吴雍听了半天才反应过来,那考生竟是将“皎”字误写作“绞”,正哆嗦着用刀刮纸。
他收回思绪,垂眸略微思索了一番,在纸上写下了:“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这两句,出自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林黛玉所作的《咏白海棠》一诗的颈联。
用在这里却既暗合“缝绞”之误,又化用李贺诗意。
待吴雍写到“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贡院上空恰飘过几片残桂,暗香浮动又恰好应景。
而到了最后一场策论,题纸展开时吴雍却是当即瞳孔微缩,只见上面写着:“问:格物致知与治国安邦之道”。
他抬眼望向至公堂,隐约可见晏殊的仙鹤补子在珠帘后闪动,心中却是有些难言的情绪,能以这个为策论的题目,倒是既承了情又试出了如今帝党对于他的新学说思想的看法。
吴雍敛眉将狼毫在青瓷笔洗中润透,下笔:“破题当以知行合一为要...”。
贡院巡绰官经过时,他故意将“知行”二字写得力透纸背,墨迹在竹纸上晕出遒劲纹路。
暮色漫过贡院鸱吻时,吴雍提着半空的考篮挤出龙门,青砖地上未干的墨迹在夕阳里泛着血珀色。
寿华的藕荷色披帛早被秋风浸透,此刻正与来喜举着的羊角灯缠作一团,暖黄光晕里浮动着贡院特有的松烟墨香。
“官人!”寿华迎上前,指尖抚过他襕衫前襟的汗渍,这才惊觉自己掌心己掐出西道月牙痕,“方才听报子说首场考了《禹贡》...”。
寿华话音未落,贡院墙内突然爆出嚎哭,几个白衫生员被衙役架着拖过仪门,断裂的束发带扫过吴雍皂靴。
来喜忙用身子隔开人群,考篮里滚出半块定胜糕:“郎君快上车,三爷早吩咐厨下煨着黄芪乌鸡,就等郎君回去吃呢。”
“怕不是你想吃吧!”吴雍说笑着,见来喜挠头讪笑,扶着寿华登上了青幔车,帘幕垂落的刹那,贡院报时的云板声惊起满街昏鸦。
而此时至公堂内,三足狻猊香炉吐出袅袅青烟,晏殊执起吴雍的策论卷,指尖在“知行相资以为用”的破题句上摩挲出细痕。
枢密首学士陈尧佐突然将茶盏重重一搁,惊得烛泪坠在《禹贡》批注上。
“简首离经叛道!”陈尧佐的山羊须随着怒吼颤动,“将'格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宋神医:娶大娘后我香火成神》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