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梁山战略及人才观(2/3)
宋江总以“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等理由婉拒了。晁盖不多计较,很宽厚地让着宋江。这种无限度的信任发展到后来,晁盖被架空,被人们当成了空气。毕竟他才是名正言顺的一把手啊。
江州营救归来,路过黄门山,摩云金翅欧鹏等四人是冲着宋江才投奔梁山的。二龙山被梁山收编,鲁智深也是久闻宋江大名,压根儿没提晁盖。甚至连金毛犬段景住盗得一匹日行千里的好马——照夜玉狮子马,也是要送给宋江作为进身之用的。
那汉答道:“江湖上只闻及时雨大名,无路可见,欲将此马前来进献与头领,权表我进身之意。”
闻听此言,更让晁盖怒火中烧,老大还健在,鼠辈便敢这般蔑视,于是,他愤然起兵攻打曾头市。
上山伊始,宋江以权谋之术—— 左右排位的方式,划分了干部阵营,晁盖还刻意忍让,毕竟他觉得是宋江救了自己一命。
宋江道:“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众人齐道:“哥哥言之极当。”左边一带是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右边一带是花荣、秦明、黄信……,共是四十位头领坐下。
左手边是老派仅九人,右手边是新派共二十七人,足足是老派的三倍,悬殊如此明显,晁盖怎能察觉不到呢? 而中箭之后的晁盖说出了他真正想说的。
(晁盖)转头看着宋江,嘱咐道:“贤弟莫怪我说: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此阶段为快速扩张期,梁山进入实施扩张型经营,快速扩张,全面发展,攻城略地,收购兼并,人才引进力度最大,频次最高。此时期梁山共引入头领七十七人。除去宋江上山时带的二十八人,他主导的六场战役,引进了呼延灼、鲁智深、杨志等三十五人,李逵接母、戴宗请公孙等引进了十四人。一时之间,梁山人才济济,声势浩大。
三、宋江用人: 鼎盛时期
宋江长于战略规划。上山之前,他就对梁山做过招安的规划,上山后,他更是积极引进人才。没有大的动静,何来好的筹码? 朝廷才不会招安呢。
晁盖初亡,登位伊始,宋江便将“聚义厅”改成“忠义堂”,立起“替天行道”杏黄旗。堂前柱上,立起红牌二面,道是:“常怀贞烈常忠义,不爱资财不扰民。”可谓旗帜鲜明。
人才理念更为开放。“按需招聘,大胆使用”的人才观更是定位明确。与晁盖共掌梁山大权时,宋江紧抓核心业务,大力引进人才,让自己的力量快速壮大,隐然已超老大之势。
晁盖归天后,为加快招安路线落地,宋江及时调整人才引进策略。此时,他的目光已不再是草莽英雄,而是转向政府官员、地方豪强。这些人同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招安路线的积极拥护者。
实践证明,宋江的眼光很到位。重阳菊花会上,宋江借酒写“满江红”,乐和谱曲演唱,等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时,直接跳出来唱反调的就是江湖山头的李逵、武松、鲁智深。而出自官府阵营的头领就差三呼“万岁”了。
宋江有很强的领导能力、政治才能。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他以尊重相敬,令武松交心;以坦诚相待,让李逵倾心;以美人相许,使王英忠心。
宋江很能放下身段,甚至到了做假的地步,并且这种方法很有效,至少说明领导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对卢俊义,他安排八个喽啰抬轿,远远迎接。
只见远远地,早有二三十对红纱灯笼,照着一簇人马,动着鼓乐,前来迎接;为头宋江、吴用、公孙胜,后面都是众头领,一齐下马。卢俊义慌忙下轿。宋江先跪,后面众头领排排地都跪下…… 宋江起身把盏,陪话道:“员外可看‘忠义’二字之面,宋江情愿让位,休得推却。”
对待关胜,宋江高度评价,态度恭谨。
宋江道:“吾看大刀义勇之将,世本忠臣,乃祖为神。若得到此人上山,宋江情愿让位。”……宋江见了,慌忙下堂,喝退军卒,亲解其缚,把关胜扶在正中交椅上,纳头便拜,叩首伏罪。
董平被擒,亦是做让位姿态,极尽谦态。
宋江慌忙下马,自来解其绳索,便脱护甲锦袍与董平穿着,纳头便拜。董平慌忙答礼。宋江道:“倘蒙将军不弃微贱,就为山寨之主。”
该阶段为战略转型期。为确保能顺利并购,梁山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加快对官员豪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以实现统战工作的需要。引进了卢俊义、关胜、张清、索超、董平等二十名头领,人数虽不多,但级别很高,卢俊义为副统帅,关胜、董平位列五虎将,这些人是招安路线的拥护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由此可见,企业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必然要匹配对应的人才策略。而采取何等的人才策略,则必然会输出对应的经营结果。
当然,从结局来看,老大有风险,出任需谨慎。
王伦肚量不大,待人刻薄,死于下属刀下,实为可怜。
晁盖肚量恢宏,一时愤慨,殁于敌手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水浒职场脸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