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99章 文成公主进藏(1/2)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青藏高原上的吐蕃,有一位年轻首领松赞干布。·看?书*屋-晓¨说_王! ^蕞`芯,蟑/踕\更,芯/哙?
他统一了西藏,建立起吐蕃王朝,听闻唐朝文化繁荣,国力强盛,尤其听说唐太宗有一位既漂亮又聪明的女儿文成公主,便心生向往,渴望能与唐朝联姻,于是派遣了大相噶尔东赞为请婚使者,前往长安求亲。
当时,除了吐蕃,还有波斯、霍尔、格萨和印度等国的使团也来求娶文成公主。
唐太宗为了公平决定,让各国婚使比赛智慧,谁胜利了,便可迎娶公主。
面对一颗九曲明珠和一条丝带,要求把柔软的丝带穿过明珠的九曲孔眼。
其他使臣想尽办法都无法成功,噶尔东赞却灵机一动,将一根丝线的一头系在蚂蚁腰上,另一头系紧丝带的一端。
在九曲孔眼的一边抹上蜂蜜,把蚂蚁放进另一边,蚂蚁闻到蜂蜜的香味,便带着丝线曲曲弯弯地爬去,最终成功穿过,噶尔东赞顺利赢得第一局。
接着,唐太宗又让人牵来一百匹小马和一百匹母马,让使臣认出哪一匹小马是哪一匹母马生的。
噶尔东赞不慌不忙,他先把小马和母马分开,分别拴在两个地方过夜。
第二天早上,他把一匹母马放到小马群里,小马一见自己的妈妈来了,立刻就跑过去吃奶。
就这样一匹一匹地放母马,每匹小马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又赢得了这一轮考验。+芯·丸*夲`鉮′戦* /芜.错·内~容+
最后,唐太宗让五百个姑娘穿着一样的衣服,头上戴着一样的花,让使臣认出哪一个是文成公主。
噶尔东赞仔细观察,发现有两只蜜蜂总是在一个姑娘的头上飞来飞去,原来这个姑娘头上戴的是鲜花,其他姑娘戴的都是绢花,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唐朝皇帝见这些都难不住吐蕃的使臣,心里很高兴。
他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不用说,他们的首领就更聪明能干了,于是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
文成公主将要起程去吐蕃,临行前,唐太宗满脸不舍,慈爱地看着女儿说。
“女儿呀,路途漫漫,远嫁千里,你一定要好好保重呀,朕怕你思乡心切,特地命人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给你,这两面宝镜名叫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让你思乡时使用。”
文成公主眼眶泛红,跪地拜别。
“父皇陛下,请放心,女儿会好好保重的,你们也要多保重身体!”
文成公主带着丰厚的嫁妆和庞大的队伍出发了,嫁妆里有各种谷物,蔬菜种子,药材,茶叶和各种书籍,还有许多铁匠、木匠、石匠等工匠也随同前往。
当文成公主一行人来到唐朝和吐蕃的交界地,文成公主拿出宝镜东照西照,不禁潸然泪下。.咸`鱼¢墈¢书,王- *追-嶵\欣/漳+洁?
“离别家乡己经千里,举目西望,茫茫苍苍,宝镜使人儿女情长,肝肠寸断,留此物何用呢?”
说罢扔掉日月宝镜,继续西行。
噶尔东赞指着前面的一条河,对文成公主说。
“公主殿下,前面有一条河,渡过此河,我们就进入到了吐蕃地界。”
文成公主回首故土,失声痛哭。
“天下河水尽向东,唯我一人向西行。”
就在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禄东赞激动地喊道。
“公主殿下,你看,河水改变方向了,掉头向西流淌了。”
文成公主擦干眼泪,坚定地说。
“河水是引领我们西行呀,快过河吧!”
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
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
后来,老百姓就把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内地桥”。
过河以后,一只小鸟飞来,焦急地说。
“公主,公主,这儿是片沼泽地,不好走。”
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顺利走过去了。
大家都说,因为文成公主撒了这把羊毛,所以路纳这个地方的牛羊一首都长得又肥又壮。
文成公主到了达尤龙真这个地方的时候,一只乌鸦飞来说了坏话。
它假惺惺地问。
“公主,你要到哪儿去呀?”
文成公主回答。
“我要去找松赞干布。”
乌鸦故意大声说。
“哎呀,松赞干布己经死了,你还去干什么?”
公主听说松赞干布死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
她就在达尤龙真修了一座石屋子住了下来,还咬破了指头,在石壁上写了血书来纪念松赞干布。
公主心里难过,没有心思梳妆,右边的头发散了也不理会。
因此,这个地方北岸的树木稀,南岸的树木密,两边长得不一样。
过了一些日子,文成公主心想:即使松赞干布真的去世了,我也要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幕盘点:朱老四!你咋在上面!》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