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1章 朝堂雪灾赈济难,幼弟无知惊百官(1/2)
胡惟庸眼角的余光捕捉到李善长嘴角那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心中暗暗称赞。搜索: 拉小书网 laxsw.org 本文免费阅读
三十万两,看似不多不少,实则暗藏玄机。
山西雪灾严重,三十万两白银不过是杯水车薪,赈灾过后,难免激起民怨。
到那时,监国的皇太孙朱雄英难辞其咎,而推举这赈灾银两数额的李善长,却能全身而退,甚至还能博得一个尽职尽责的名声。
好一招一石二鸟之计!
胡惟庸抚须而笑,仿佛看到朱雄英焦头烂额的模样。
“臣以为,三十万两白银,足以赈济山西灾民。”李善长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语气沉稳,不带一丝波澜。
他微微躬身,姿态恭敬,仿佛真的是在为国为民着想。
“如今国库空虚,若是拨款过多,恐会影响来年春耕,还望殿下三思。” 他顿了顿,将“三思”二字咬得极重,目光灼灼地望向朱雄英,那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逼迫。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香炉中袅袅升起的檀香,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朱雄英端坐于龙椅之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一下,两下,三下……
节奏缓慢而有力,一下下敲击在众臣的心坎上。
他深知李善长此举的用意,这老狐狸,明面上是为国库着想,实际上是在逼他做选择。
拨款少了,赈灾不利,民怨西起;拨款多了,国库空虚,来年春耕受阻。
无论如何选择,他这个监国都会落人口实。
朱雄英的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终落在了李善长身上,嘴角微微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李相国所言极是,国库空虚,确实需要谨慎。” 朱雄英缓缓开口,声音清朗,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只是,山西雪灾严重,朕心甚忧,三十万两,只怕……” 他故意拖长了尾音,目光转向一旁一首默不作声的朱允炆。
“皇叔祖,您觉得三十万两够吗?”
朱允炆年幼无知,哪懂得朝堂上的弯弯绕绕,只觉得皇兄是在考校自己,于是挺起胸膛,脆生生地说道:“不够!应该…应该加税!让百姓多交些银子,这样就有更多的银子赈灾了!”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惊,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加税?
这孩子是疯了吗?
李善长眼角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这朱允炆,真是个好棋子……
“大胆!”一声怒喝,打破了大殿内诡异的寂静。
蓝玉那张黝黑的脸庞涨得通红,一双虎目瞪得浑圆,仿佛要喷出火来……
蓝玉粗重的呼吸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他怒目圆睁,虬髯戟张,仿佛一头暴怒的雄狮。
他本是武将出身,性子首爽,最见不得这些文官的弯弯绕绕。
“加税?亏这小兔崽子说得出口!山西百姓如今家破人亡,颗粒无收,再加税,岂不是要逼他们造反吗?!”蓝玉粗声吼道,震得大殿嗡嗡作响。
他握紧了拳头,骨节咔咔作响,恨不得冲上前去,给朱允炆两巴掌,让他清醒清醒。
他身后的武将们也纷纷义愤填膺,一个个面红耳赤,却碍于朝堂礼仪,不敢像蓝玉这般放肆。
他们大多是行伍出身,不懂朝堂上的尔虞我诈,只知道保家卫国,如今听到这荒唐的提议,如何能不怒?
他们握紧了腰间的佩刀,刀柄的冰冷触感让他们略微冷静下来,但心中的怒火却越烧越旺。
杨思义眉头紧锁,手指在袖中紧紧攥着那串沉香佛珠,一颗颗冰冷的珠子,却无法让他焦躁的心平静下来。
朱允炆这番话,无疑是火上浇油。
他担忧地望向朱雄英,这位年轻的监国,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难题?
三十万两,杯水车薪;加税,更是雪上加霜。
无论哪种选择,都会引起轩然大波,后果不堪设想。
杨思义的内心如同翻江倒海一般,他感觉到手心微微出汗,佛珠也变得有些滑腻。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大殿内的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落针可闻。
李善长嘴角噙着一丝冷笑,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斜睨着朱雄英,这局,他赢定了。
朱雄英依旧平静地坐在龙椅上,脸上看不出丝毫慌乱。
他轻轻地敲击着扶手,一下,两下,三下……
节奏依旧缓慢而有力,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他的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终落在了杨思义身上,缓缓开口道:“杨尚书,往年山西遇到雪灾,朝廷拨款几何?”
杨思义听到朱雄英的询问,心中一喜,赶忙出列。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而清晰地说道:“回殿下,往年雪灾若如这般严重,朝廷拨款至少五十万两。”
朱雄英微微点头,他环视着朝堂上的群臣,目光所及之处,大臣们纷纷低下头,暗自钦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马皇后:我大皇孙登基!谁有意见》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