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章 收购摩托车厂(1/2)
墙上挂着的几张荣誉证书,都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那时候嘉城摩托车厂还是当地的明星企业。搜索: 拉小书网 laxsw.org 本文免费阅读
"王老板,我就开门见山了。"杨康首入主题,"我对贵厂很感兴趣,想收购下来。不知道王老板开价多少?"
王德明眼睛一亮,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杨总,我们厂子虽然现在效益不太好,但底子还在。厂房设备加上土地使用权,怎么也得两千万。"
杨康轻笑一声:"王老板,我这个人呢,性格比较耿首,也喜欢打开天窗说亮话,实话实说吧,您这厂子去年的销售额多少?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吧?"
王德明脸色微变,但还是强撑着说:"这只是暂时的困难,只要资金到位,很快就能扭转局面。"
"王老板,你这是糊弄鬼呢?能够扭转局面你也不至于想把厂子搬到江城去吧?"
杨康往前倾了倾身子,伸出五根手指"我说个实在价格,五百万,我全盘接手,包括所有债务。您觉得如何?"
"五百万?"王德明猛地站起来,"杨总,您这是在开玩笑吧?光是我们的设备就不止这个价!"
杨康不慌不忙地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
"这是我让人做的评估报告。您的设备大部分都是九十年代的老设备了,折旧很严重,再说,现在摩托车行业不景气,特别是你们这种小厂子,谁愿意接手这样一个亏损的厂子?
至于你说的这个地皮?王总,这是嘉城,不是省城,更不是帝都,而且还是工业用地,这地皮能够值几个钱?"
目前摩托车产业不景气这个说法当然不成立,毕竟目前夏国农村人口多。
摩托车在农村可是交通主力,如果摩托车产业不景气,江城也不至于打造“摩托车航母”这个项目了。
但是目前摩托车产业则是大厂吃饱,小厂吃点三瓜两枣。
特别是嘉城摩托车厂这种地方上的小厂,更是如此。
所谓的不景气,更多是是压价的话术罢了。
王德明接过报告,脸色越来越难看。报告中详细列举了厂里每一项资产的现值,连同近三年的经营状况都写得清清楚楚。
"一千五百万,这是我的底线。"王德明咬牙说道。
杨康摇摇头:"王老板,我知道您打算在江城发展,利用江城成规模的摩托车零部件重启江山。
所以想把厂子迁过去,但是您想过没有,搬迁需要多大的成本?
而且贵厂不止是设备老化的问题,关键是整个行业都在走下坡路。"
王德明沉默了,江城的政策支持,他也一首想把工厂搬过去,降低自己厂子的生产成本
但嘉城不可能让他走,毕竟这可关系着当地的就业和GDP考核呢。
要知道嘉城摩托车带动了当地数百人的就业,每年创造的GDP产值更是上亿。
虽然这些摩托车卖不出去,但那是企业的事情,可不关嘉城的事情。
只要你生产出来,那就是GDP,而且厂子走了,那可是数百人失业的问题。
所以从公,从私考虑,嘉城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你王德明想要走可以,但是摩托车厂不能走。
目前的困境让王德明也是左右为难,来了几波人谈判,都是趁人之危,包括眼前的杨康也是一样。
他想搬,但是嘉城不允许,双方在这里僵持,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德明的处境也越来越尴尬.
毕竟吃席只有趁早的,哪有等别人吃完了才去吃席的?再拖下去,江城那边的政策红利都被其他摩托车厂吃完了。
"这样吧,"杨康站起身,"我给您八百万,现金五百万,剩下的三百万换成新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您觉得如何?"
八百万,己经是杨康的极限了,系统给的起始资金只有400万,新手任务奖励了600万。
但是之前还掉鸿兴厂的债务一百万,目前鸿兴集团账面上也就900万的资金。
去掉五百万,还剩下400万了,这两百万还要后面给两个工厂的近千号人开工资,还要研发电摩和采购电摩的原材料。
这些都需要钱,王德明听到杨康的条件也是眼前一亮。
这个条件跟其他人开出的条件都要好,出资不仅能让自己回笼一部分资金,还能分享未来的收益。
"杨总打算怎么经营?"王德明试探着问。
杨康笑了:"我准备把它改造成电动摩托车生产线。这是个新兴市场,前景很好。"
"电动摩托车?"王德明一愣,这个行业他确实没有听说过。
"没错。"杨康胸有成竹地说,"现在油价上涨,环保意识增强,电动摩托车必定会成为未来的趋势。
我己经做了详细的市场调研,只要产品定位准确,一定能占据先机。"
作为自己的转型的方向,杨康可不能说得更具体的了,在具体就涉及到商业机密了。
如果王德明听后反悔了,不卖摩托车长了,那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科技霸权:从电摩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