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章 经营之道(1/2)
而且这还是鸿兴厂产量的限制,而随着后续的生产线陆陆续续的交付,鸿兴厂的生产能力再次提升到单月产量4万辆。搜索: 拉小书网 laxsw.org 本文免费阅读
到了明年二月份的时候,也就是过年之前,鸿兴厂的销量大约在13万辆。
此时鸿兴厂的生产线达到了30条,工厂员工也扩充到了1800人。
其中生产工人1400人,各市区县的销售人员和售后人员,400人。
仅仅是是大半年的时间,员工数量翻了接近两三倍。
工资方面,鸿兴厂的实习期三个月,第一个月基础工资500,没有计件。
第二个月基础工资600,计件半价,第三个月基础工资700 ,计件全价。
三个月以后考核,考核通过,成为正式工,购买五险,总体收入可以涨到1000。
之所以定这么高,还是因为杨康想要这些工人快速的成长起来,特别是那些职校生。
每隔一段时间,鸿兴厂就要举行技术大比武,赢了大比武的,不仅仅有两百块的补贴。
就可以提升自己的工资,是的,正式工基础工资是700元,要想涨基础工资,就必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
可以说,鸿兴厂的工资水平,在省内私人工厂里面都属于是前列水平了,甚至比沿海地区的一些工厂工资都要高。
很多熟练工人都心动了,当然,这是后话了,乃是过完年后的场景。
高待遇,严要求,才能让员工的专业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那些职校生,虽然读书不行。
但并不代表这些学生脑子笨,事实也是恰恰相反,这些学生的脑子很聪明。
可能是不适合课本理论而己,例如在几次大比武中,一个叫做穆彬彬的表现特别引人注目。
几乎是一周时间,他就熟练掌握了电池生产线上的技艺,除此之外,大比武中胜出的员工,几乎九成就是那些职校出来的工人。
当然,还有可能就是这些是年轻人,记忆力好的缘故,但杨康认为,是鸿兴厂让这些学生认识到了技术好,真的可以挣钱这个现实。
让这些年轻人有了学习技术的动力,其实很多学生不读书的原因很简单。
除了不适合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认识到读书真的可以赚钱,认为读书只是读书而己。
现在把技术进步和提升工资奖励结合在一起,这些年轻人自然有了学习的动力。
也正是因为这次合作,开启了后面的鸿兴厂跟职校的长远合作,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下来,杨康发现这些职校生的可塑性真的很强。
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职校生技术的突飞猛进,是鸿兴厂在这段时间为啥能够保质保量的提升产量的根源,也为后世鸿兴厂高品质的印象埋下了伏笔。
鸿兴电摩的火爆,也引起了一些商人的注意,这段时间不断有经销商上门合作。
对于这些杨康当然是求之不得了,这样不仅仅可以带动销量,增加鸿兴电摩的现金流,还可以扩大鸿兴电摩的市场份额,彼此双赢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就在鸿兴厂电摩大行其道的时候,在省城的李晔也打来电话,说是在省城己经出现了其他牌子的电摩。
只不过外形没有鸿兴电摩的好看而己,就是个自行车搭上一个电池和电机。
虽然这些电摩非常的简陋,但是人家价格也确实很低,不到一千块钱的价格,倒也有市场,对于这种现象杨康也是早有心理准备。
接到报告的杜鹏也是心急火燎的找到杨康想办法,鸿兴厂好不容易再次辉煌,他不想看到再次沉沦下去。
而杨康则是慢悠悠的给杜鹏倒上一杯水,在给自己倒上一杯水才慢悠悠的说道:
“老杜,投资开厂哪有一鱼通吃的做法?这可是做经商的大忌!他们做就要他们做嘛,从哲学上来说,只有丑,才能衬托出美嘛。
而且你该不会以为我们鸿兴电摩靠的就是电动摩托车的便利,外形好看,使用成本低廉?”
“难道不是吗?”
杜鹏诧异的问道,难不成鸿兴电摩还有其他的绝活?自己咋不知道?
杨康内心叹了口气,杜鹏是一个合格的生产车间主任,对于经商,还真是差远了。
好在他有个优点就是踏实,为人也老实,对鸿兴厂知根知底,现在是杨康很好的助力,所以杨康才想着点拨一番,不然跟不上鸿兴厂的发展速度,肯定会被淘汰的。
杨康拍了拍杜鹏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
“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就是我们过硬的技术,前段时间李华领导的研发部门日以继夜的研发,你也是看到眼里的吧。
这些好的技术,给我们的鸿兴电摩提供了优异的功能,同时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满意的驾驶质感。
至于第三个原因就是我们鸿兴电摩能够让消费者买的安心,买的放心。
也许消费者第一时间会被鸿兴电摩的颜值吸引,然后进一步了解电摩的功能优点之后下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科技霸权:从电摩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