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5章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8/8)
如此短的时间之内,便转忧为喜。
后主与孔明辞别之后,便乘坐御车,返回皇宫去了。百官亦是怀着满腹的疑惑,各自散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诸葛亮送走后主,返回府中,却见在方才散去的百官之中,有一人并未立刻离去,反而独自一人,立于府门之旁的柳荫之下,仰天而笑,脸上亦是带着一丝若有所悟的喜悦之色。
孔明定睛看去,认得此人乃是义阳新野人士,姓邓,名芝,字伯苗。此人乃是东汉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太傅高密侯邓禹之后,出身名门,素有才名,现任蜀汉户部尚书之职。
孔明心中一动,暗中派遣心腹之人,将那邓芝悄悄请至书院之中。
待众人皆已散尽,孔明方才屏退左右,与邓芝二人密谈。孔明问道:“伯苗先生,如今我大蜀、曹魏、东吴,三国鼎立,汉室衰微。若欲兴复汉室,一统中原,扫灭奸佞,依先生之高见,当以何国为先伐之目标?”
邓芝闻言,不假思索,朗声答道:“启禀丞相,以芝愚见:曹魏虽然名为汉贼,然其占据中原九州之地,根基深厚,‘国运之气’亦是强盛,非一朝一夕所能轻易撼动。欲要伐之,当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如今我主上初登大宝,‘帝星’虽耀,然民心尚未完全归附,国力亦因先帝伐吴之败而有所损耗,亟需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为今之计,我大蜀最当务之急,乃是派遣使臣,前往东吴,与其重修旧好,捐弃前嫌,结为唇齿相依的战略同盟。如此,则两国可以互为犄角,南北呼应,共同抵御曹魏之侵略,此方为保境安民、图谋发展之长久之计也!未知丞相钧意若何?”其言辞恳切,条理清晰,充满了对天下大局的深刻洞察。
诸葛亮听完邓芝一番高论,不由得抚掌大笑,眼中充满了欣赏之色,赞道:“伯苗先生所言,真乃金玉良言,与吾之所思,不谋而合!吾为此事,亦是筹谋已久,只是苦于一直未能寻得一位能担此重任,出使东吴,不辱君命之合适人选。不想今日,竟于无意之中,得遇先生此等高才!真乃天助我也!”
邓芝闻言,亦是心中一动,问道:“不知丞相欲此人担任何等重任?”
孔明目光炯炯,凝视邓芝,一字一顿地说道:“吾欲派遣一位能言善辩、胆识过人、深明大义之使臣,即刻前往东吴,游说孙权,与其重修“孙刘联盟”,共抗曹魏!伯苗先生既然能洞察此中关节,深明此举之利害,想必亦有过人之胆略与出众之辩才。此番出使东吴之重任,舍先生其谁?”其言语之中,充满了对邓芝的殷切期望。
邓芝闻言,连忙逊谢道:“丞相谬赞!芝才疏学浅,智陋识短,恐难以担当此等关乎国家命运之重任,有负丞相所托啊!”
孔明却是微微一笑,摆手道:“伯苗先生不必过谦。以先生之才干见识,必能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此事便如此定了。待明日一早,吾便上奏天子,请陛下下旨,正式任命先生为使,前往东吴。还望先生切勿推辞,为国分忧,为民造福!”
邓芝见孔明如此信任,言辞恳切,亦是不好再作推辞,当即便慨然应允。
次日,诸葛亮果然上奏后主刘禅,保举邓芝为议和使臣,前往东吴,游说孙权。后主自然是无有不从,当即下旨,任命邓芝为正使,赐予符节,携带国书厚礼,望东吴而去,肩负起重修孙刘联盟,共抗曹魏的历史使命。
正是:汉祚倾危五路攻,卧龙谈笑退群凶。吴人方息干戈事,蜀使还将玉帛通。
未知邓芝此番东行,能否不负丞相所托,说动孙权,重结盟好?且看下文分解。
喜欢三国野史!。
不想错过《三国野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