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0章 首长的嘱托,老丈人的心情(2/3)
手,毛毯滑到脚面,
“记住,灯塔照亮的地方,总会有影子。但只要光在,影子就追不上。”
出门时,陈局长看见警卫员捧着件旧军大衣站在门口,突然想起1949年进城那天,自己也是这样捧着首长的大衣,听着“为人民服务”的叮嘱。
如今,叮嘱换成了“让他心向祖国”,而那个“他”,是自家女婿。
走廊的风比会议室冷,陈局长把照片小心揣进内袋,触到秀兰今早塞的炒花生。
纸包里的花生硌着掌心,像揣着个滚烫的秘密——一个关于香江、关于西合院、关于家国的秘密,此刻沉甸甸的,比任何勋章都重。
神秘部门的资料室像座冰窖,白炽灯在天花板上投下青白的光,墙面上“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己褪成浅红色。
陈局长盯着面前的卷宗,第一页标题赫然是《东方好莱坞缔造者,香江娱乐教父——何国强》。
翻开封皮,首先滑落的是张油印材料:1965年《港澳动态》摘抄,标题写着“北地厨子闯香江,神京食府一炮而红”,附页是九龙商会的注册文件,股东栏只有“何国强”三字,日期标注为1961年10月——
正是陈局长调往北省任职的前两年。
第二份资料是港澳办密报,详细列着炎黄影业收购邵氏院线的过程,
陈局长的手指在纸页上停顿——第三页夹着李福田的口述记录(1962年冬):
“那晚雪特别大,何主任敲门,说自家有点点‘结余粮’,玉米面装在化肥袋里,足有五斤。让我别声张,说大家都难。”
还有轧钢厂保卫科1968年记录:
“何国强将温室大棚改为‘职工子弟补习班’,授课老师为被批斗的工程师王某某、教授陈某某,
对外称‘农业技术培训’,实则教授初中数理化,学员名册有何中华(1962年生)、秦皓阳(1960年10月生,秦淮茹之子)等十五人。”
翻到第五页,他的呼吸骤然一紧。一张泛黄的离婚调解书复印件上,秦淮茹与贾东旭的离婚日期标注为1959年正月,“子女抚养”一栏空白,手写批注:
“女方未声明怀孕,1960年10月诞下一子,取名秦皓阳,生父栏空缺,由女方独自抚养。”
附件是1967年香江《华侨日报》的剪报摘要:
“娱乐大亨与神秘女子出入浅水湾别墅”,地址与港澳办记录的浅水湾18号一致,旁边贴着两张模糊照片:
一张是娄晓娥倚在别墅门口,腕上戴着翡翠镯;
另一张是何雨水抱着个女婴,背景是香江码头。
更下方是份医疗记录:
“1970年,影星乐蒂在玛丽医院产子,登记父亲栏为‘佚名’,传闻孩子生父是娱乐大亨何国强。”
陈局长太阳穴突突首跳——
1970年他在北省破获走私案,竟不知女婿在香江己有三房,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啪!”
他的手掌拍在斑驳的木桌上,搪瓷茶杯里的毛尖茶溅出杯沿。
“老陈,血压别上来。”
神秘部门老大推门进来,递来一杯热茶,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卷宗,
“这些都是内部举报和香江报纸的公开信息。1961年有人看见秦淮茹抱着婴儿去粮店,用的是何国强的副食品票,这才顺藤摸瓜查到关联。”
神秘部门老者看着陈局长阴晴不定的脸色,突然笑了:
“老陈,你这女婿够能折腾的——1959年帮秦淮茹离婚,1962年在香江开饭馆,1963年娶了娄家小姐,1970年又和乐蒂传出绯闻。”
陈局长翻了个白眼,想起1966年秀兰抱着长子何中华回北省探亲,奶粉罐标签被撕得干干净净,现在才明白,那是女婿从香江偷偷弄回来的。
“管不住裤腰带的东西。”
他暗骂一声,却忍不住继续翻看资料。
“别生气。”神秘部门老者递来热毛巾,
“咱们看重的是他掌控的媒体资源。你看这——”
他指着资料里“炎黄卫视1972年节目单”,每晚7点准时播放《东方红》序曲,
“港督府抗议三次,他回了句‘香江同胞也爱听家乡戏’。还有这个——”
手指划过“1970年炎黄影业《长城》纪录片在东南亚放映”的报道,
“全片用普通话配音,片尾字幕写着‘向祖国致敬’。”
陈局长看着"何国强多年持续匿名捐赠大批医疗物资"的清单,怒意消了几分。
想起1969年北省闹疫情,突然收到一批无名捐赠的青霉素,解了燃眉之急,原来都是这小子的手笔。
“他在轧钢厂搞的温室大棚,让被批斗的老教授教孩子们读书。”
王主任敲了敲保卫科记录,
“对外说是‘农业技术学习’,其实偷偷开了英语课——你女婿自己给孩子们编教材,第一页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新中国’。”
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四合院:我本来只想当个厨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