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二十七章 望夫归(1/2)
文华殿前的汉白玉台阶上,杨士奇手持象牙笏板立于文官班首。′s′y?w?b+o~o!k..,c,o*m_
五月的骄阳照在他紫袍金带的补服上,将“仙鹤”纹样映得栩栩如生。
这位历经三朝的内阁首辅微微眯起眼睛,望着远处渐近的旌旗仪仗,手中笏板不自觉地紧了紧。
“太孙此战,功在千秋啊。”
他声音很轻,却让身后一众文官都竖起了耳朵。
站在他身后的户部尚书夏原吉,听到有人来递送捷报。听完后,突然倒吸一口凉气。
“竟带回十八面部落王旗?这可是自汉唐以来……”
话音未落,身旁突然炸响一声冷哼。
只见英国公张辅一身麒麟服大马金刀地站着,腰间玉带被将军肚顶得老高。
这位靖难功臣摸着钢针般的络腮胡,声如洪钟:“老子三年前在教场看太孙骑射时就说过,这是块打仗的好料子!”
说着故意瞥了眼文官队列,“比某些连马背都爬不上去的强多了!”
兵部尚书金忠忍不住笑出声,连忙用咳嗽掩饰。
杨士奇却恍若未闻,反而含笑点头:“英国公慧眼如炬。”
他目光扫过张辅腰间那柄御赐金刀,意味深长地补充道:“不过治国平天下,终究需要文武相济。·卡¨卡′晓/说`惘` ·最*新!章,結~更′辛-快*”
张辅正要反驳,突然想起眼前这个“耍嘴皮子”的书生,也曾带着全城老弱死守城门三个月。
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是重重拍了拍杨士奇的肩膀:“你这老狐狸!”
此时礼乐声渐近,众臣连忙整肃衣冠。
杨士奇借着整理冠冕的动作,飞快扫了眼文官队列中几个神色异样的面孔。那都是往日与汉王过从甚密的官员。如今太孙携不世战功归来,这些人的表情比哭还难看。
“首辅大人。”夏原吉突然凑近低语,“听说太孙在草原推行的那套'分牧制'……”
杨士奇抬手止住他的话头,目光却落在越来越近的银甲身影上。
老人眼角细密的皱纹里藏着深意:“待会儿朝会上,有的是时间慢慢请教太孙。”
说罢整了整被张辅拍皱的衣襟,率先跪伏于地。
阳光将众臣的影子投在丹陛上,文官的方巾与武将的梁冠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朝堂百态图。
而在最前方,紫袍仙鹤与麒麟补服并肩而跪,倒像是某种默契的隐喻。*x-i,n_x¨s¨c+m,s^.¢c\o′m\
太孙宫的朱漆大门前,六位佳人早己按品阶盛装列队。
晨风拂过檐角铜铃,带起阵阵清脆声响,却掩不住她们衣袖间暗藏的馨香。
林清浅立在最前,正红色蹙金绣凤宫装,将她的肌肤衬得如雪般晶莹。鎏金步摇垂下的明珠,随着她抬首的动作轻轻晃动,在阳光下折射出温润的光晕。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间那对羊脂玉镯,这是大婚时朱瞻基亲手为她戴上的,此刻触手生温,仿佛还带着那人的体温。
“姐姐别急,午时的钟声还没响呢。”
李青萝凑近耳语,可自己却忍不住踮起脚尖,将绣着缠枝纹的裙裾都踩出了褶皱。
她身旁的李青璇“噗嗤”一笑,这对并蒂莲般的双胞胎,今日特意都选了月白色云锦襦裙,只在束腰的丝带上做了区分。姐姐系着青萝结,妹妹打着紫藤扣。
秦红玉的装束在一众华服中格外醒目。
她依旧穿着那身改良过的软甲,只是今日特意在护心镜上系了红绸。修长的手指按着剑柄,英气的眉宇间既有武将的肃穆,又藏着女儿家特有的期待。
这柄无痕剑还是去岁围猎时,太孙亲手所赐。
孙若微立在廊柱旁,团扇半掩芙蓉面。
浅杏色的纱衣被风拂动,隐约露出腕间一串伽南香珠。这是她日日为太孙诵经祈福时用的。扇面上新绘的“塞外归骑图“墨迹尚新,想来是连夜赶制的。
最不起眼的角落里,胡善祥安静得像一幅工笔画。藕荷色的衫子素净淡雅,发间只簪着一支木芙蓉银钗。
可若细看便会发现,她手中那方绣帕上的并蒂莲,每一针都藏着相思结。
忽然宫门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六双绣鞋不约而同地往前挪了半步。
林清浅下意识扶了扶鬓边的金凤钗,李青萝姐妹同时咬住了下唇,秦红玉的剑穗无风自动。就连最沉稳的孙若微,也悄悄将团扇往下移了三分,露出一双含情杏眼。
清雅居内,檀香袅袅,窗外隐约传来街市上百姓的欢呼声,但屋内却是一片静谧,唯有琵琶弦音轻颤,如珠落玉盘。
柳如烟一袭素白纱裙,青丝半挽,玉指轻拨,一曲《将军令》自指尖流淌而出。
她的琵琶声时而激昂如铁马金戈,时而低回似塞外长风,仿佛将朱瞻基征战沙场的英姿,尽数勾勒于音律之中。
沈清瑶端坐一旁,纤指抚过琴弦,清泠的琴音如潺潺溪水,与琵琶的铿锵相融,更添几分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