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小章(1/1)
“舅妈,从小你就不喜欢我,为难我的时候太多了,我就不给你磕头了。^零¨点_看_书- !已¨发?布/最`辛*章+节_”
“家婆天天说,家和万事兴。这家要是有我就不安宁的话,我就不待了。”
“明个把家婆送上山,我就走。”
“祝愿你们身体安康,家财万贯。”
……
送人上山入坟,是本地葬礼最重要的环节。
周立行依旧沉默,他披麻戴孝以贤孙的身份送家婆走完最后一程,磕完头,便回唐家收拾包裹。
说收拾,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多东西,秋天的衣服刚一过季节,便被唐大嫂收起来准备给弟弟们长大穿了。周立行除了身上的棉衣,也就两套勉强还能换洗的衣裤。
唯独他常年不离身且爱惜的是一把匕首。是家婆给他的、据说是家公当年用过的一把短砍刀。他十岁的时候抓了山上的一只大野狸子,送去拜托镇上铁匠把砍刀重新锻打成了一把没有任何装饰匕首。.幻?想~姬` ¨已+发·布_罪.薪`蟑¢结,
唐家两口子没有挽留,唐大嫂的手挑破了水泡,涂着清油,她手上痛,心里也烦闷,也不知道该不该说话。毕竟她当了这么多年的恶人,临到最后外甥离家,就没必要再结什么仇了。
家里的孩子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大人们凝重的氛围感染了他们,于是个个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只能不舍地看着表哥周立行收拾东西,但并不敢说什么。
周立行一眼也没有看这些弟弟妹妹,不想看,也不敢看。毕竟从小一起长大,情分总是有的,看了,会伤心。
唐老大抽着叶子烟,眉头紧皱,他前些年受伤断了腿,之后就做不得重劳力活,家里的几分薄田种起来都难,收入自然艰难。要不是唐二姐时不时的接济,也许矛盾爆发的更早。
他也曾经想过把周立行留下来做工养家,奈何这个外甥年岁小脾气蛮,去码头做工两个月,只捎回来一点点小钱,想来心里已经有了计较。¢求.书\帮′ \最′鑫*章·劫¢埂/辛_筷\
自家婆娘心胸也窄,尤其是自家孩子越生越多,她偏心的也越来越明显,常年看不惯要骂外甥。而立行的脾气,谁家的恶狗向他吠叫,不出两个月,狗必死在某个角落,别人不知道,他却是心里有数的。
这般的孩子,小的时候还好,眼看着就要长大了,又失了家婆对他的牵制,再留在这样的家里,总归是要留成仇人的,不如就此断了还清净。
在周立行出门之前,他放下烟杆,放了三块银元在满是划痕的木桌上。
“都说十二岁朝天百姓,你也算大人了,既然决定要离家,这便算是与你的盘缠。出门在外,防人之心不可无,保重自己。”
唐大哥顿了顿,复而又忍不住多叮嘱一句,“别走远了,继续在曾家码头做工也行,就在周边乡镇当个佃户长工也可……你实在遇到什么难事,还是可以回来找亲戚的。”
唐大嫂瞪大眼,嘴唇又是急促地颤动,但最终也没吱声。钱财她固然舍不得,但真让外甥分文不拿地走,她又怕被村里人摆闲话。
周立行看了一眼银元,稚气的脸庞平静无波。他所有的眼泪和哀伤都在葬礼上消耗完了,小小年纪的他并不懂得大人们情感面对利益拉扯时的反复无常,他只能简洁明了地感知,这个家是非常决绝的要赶走他,毫无退路。
所以他一言不发,直接迈出了门槛,把这个生活了十年多的家,抛到了身后。
今日的雪更大了一些,周立行沿着山路往下,岔路口上遇到站在青松树下哭花脸的姨妈唐二姐。
“行娃儿……”唐二姐撩起衣襟把眼泪鼻涕擦干净,红着眼睛问,“真的要离家?”
“嗯。”
周立行点头,青山雪地里背着个蓝布包裹,棉衣都掩盖不住他的瘦弱,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人吹上天去一般,看得唐二姐心中难受。
“跟我去姜家吧,我家地比唐家地多些,你来给我家种地,包你吃穿不愁。”
唐二姐拉周立行的手。
周立行摇头。
他是伤了舅妈的手出来的,乡里乡亲会传闲话。姨妈人好心也好,却仿佛不明白,他这种没爹没妈的孤儿,寄人篱下都是难过日子的。
他的性格不好,平时隐忍沉默,只是为了减少暴力冲动,不让家婆为难,并不是真的软弱纯良。这样子的他,又何必去惹得姨妈家鸡飞狗跳。
周立行抬头看向这个傻辣子姨妈,轻声道,“姨妈,妈,你抱我一下,就像小时候那样。”
唐二姐的眼泪又飚了出来,她从小看到大,晓得行娃儿是什么性格,跟他那死去的亲爹一模一样,死犟,定了的主意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咋地喃,我家那口子虽然说话也不好听,但心地是好的,不会跟唐大嫂那样明里暗里赶人……”
不想错过《野草生西南[年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