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5章 名为一千年的浪漫(1/3)
宣德门城楼。+p?i?n_g+f,a¢n¢b_o~o.k!.~c_o^m,
城楼之上,君臣宴饮正酣。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楼下的喧嚣如同遥远的背景。
一名内侍脚步匆匆地趋近御座,躬身低语几句,双手奉上两张诗笺。
赵祯微感诧异,接过诗笺。
他目光扫过第一张,署名“清漪”,正是方才韩云韶所作那首《鹧鸪天》。
他微微颔首,眼中露出欣赏之色:“好词,清丽脱俗,意境悠远。”
待他目光落在第二张上,看到那署名“承哉”,再细读词句时,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随即化为更深的惊喜与震动。
“好!好!好一个‘东风夜放花千树’!好一个‘星如雨’!”赵祯忍不住击节赞叹,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更妙的是这结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情此景,此心此意,妙绝!妙绝啊!”
他抬起头,看向下首的范仲淹,朗声笑道:“希文!希文!快来看看!你那位好弟子承哉,还有一位“清漪”,当真是珠联璧合,给朕送来了两份上元厚礼啊。”
他将两张诗笺递给内侍,示意传阅众臣。
“方才樊楼诗会,清漪一首《鹧鸪天》己拔得头筹,承哉这首《青玉案》一出,更是技惊西座,被推为魁首,哈哈,好一个‘承哉清漪’!好一个‘灯火阑珊处’!”
众臣闻言,皆感好奇。诗笺在宰执手中传阅。
文彦博接过,细细品读,虽心中对范仲淹师徒有复杂情绪,但也不得不承认此词绝妙,尤其结句,堪称千古绝唱。
他抚须道:“陛下所言极是。徐承哉此词,气象宏阔,情思深婉,结句更是点睛之笔,道尽人间至情。清漪之词,清雅含蓄,亦属上乘。此二人,实乃我大宋文苑之双璧。”
庞籍也点头赞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句看似写情,然细品之,何尝不是人生际遇之写照?求索千般,不如初心一念。徐承哉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感悟,难得,难得!”
范仲淹听着众臣赞誉,看着官家递来的、写着弟子名字的词笺,心中百感交集。
他既为徐修和韩云韶的惊世才华感到由衷的骄傲,又从那“灯火阑珊处”的深意中,隐隐窥见了少年弟子那份执着而深沉的情愫。·咸?鱼.看~书¢枉¢ ′更`芯′嶵¢哙?
他面上带着欣慰的笑容,向官家拱手道:“陛下谬赞了。承哉、清漪二人,不过偶得佳句,当不得如此盛誉。此皆赖陛下圣德感召,方有今夜汴京盛景,方有少年人意气风发,抒写胸臆。”
赵祯哈哈大笑,心情极佳:“希文过谦了,少年才俊,正当如此!有此等词章点缀上元,实乃我朝文华盛事,待会儿烟花盛放,想必更添光彩!朕心甚悦!来,诸卿,共饮此杯,贺此良辰美景,才子佳人!”
君臣举杯同饮,城楼之上气氛愈加热烈。
徐修与韩云韶并未在樊楼诗会的喧嚣中久留。趁着众人为那两首惊世之词沸腾之际,他们悄然离开,沿着御街,向着宣德门方向行去。
人流如织,灯火如龙。宣德门前巨大的灯山己燃至最亮,将巍峨的城楼映照得如同仙宫琼宇。城楼之上,果然己搭起华盖锦棚,隐约可见人影幢幢。
徐修驻足,抬头望向那高高在上的城楼。灯火辉煌,距离遥远,只能模糊辨认出居中御座上一道略显清瘦的身影,以及侍立其侧、身形挺拔熟悉的身影,那是老师范仲淹。
君臣的身影在璀璨灯火中显得渺小却又尊贵,那是帝国权力的中心,也是今夜这场盛典的俯瞰者。
“我们就在此处吧。”徐修收回目光,指向金水河边一处视野开阔、相对清静的河堤石栏。此处能避开最汹涌的人潮,抬头可见城楼与无垠夜空,低头是波光粼粼的河面倒映着万千灯火。
韩云韶欣然应允。两人并肩立于石栏边,河风带着水汽与节日的暖意拂面。
远处喧闹的人声、近处潺潺的水声、还有彼此近在咫尺的呼吸声,交织成一种奇异的宁静。
时间在等待中悄然流逝。城楼上的丝竹雅乐隐约可闻,楼下的百戏喧嚣此起彼伏。
戌时己过,亥时将至,月上中天,清辉遍洒,与满城灯火争辉。
徐修盘算时间,侧过头,看着身旁在月光与灯火映照下愈发清丽动人的韩云韶,轻声道:“九娘,还记得我之前说过,要送你一份惊喜吗?”
韩云韶闻言,眼波流转,带着好奇与期待望向他:“自然记得。二郎神神秘秘,准备了许久,莫非就在此刻?”
徐修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光芒:“正是此刻。·如\文?网′ !耕,欣*最,全′”
他抬头望向深邃的夜空,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与激动,“九娘,抬头看——”
话音未落。
“咻——嘭!”
一声尖锐的呼啸撕裂了汴京上元夜的喧嚣。
紧接着,一声沉闷却极具穿透力的巨响在宣德门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执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