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4章 今朝有酒且醉,管甚来日方长(1/2)
洛都的初夏总裹着层黏腻的暖。\白¨马*书!院` \免!沸_岳+黩*
归云宫墙外的垂柳绿得淌油,蝉鸣声刚起了个头,零零落落地嵌在风里。
虞谦推开雕花木门时,十名身着蓝色劲装的汉子己候在阶下,腰间佩着制式相同的短刀,见他出来便齐齐躬身,动作利落得像片被风吹低的芦苇。
“官人,今日想去何处?”为首的汉子声音平稳,他们是姜起派来的堂前燕,说是护卫,倒更像串在他脚踝上的银铃——走哪儿响哪儿。
虞谦拢了拢袖口,目光掠过街角那家飘着杏黄旗的酒肆。
他来时暗自发过誓,每天都写日记提醒自己千万别忘了自己的大志,绝不能被这繁华磨软了骨头。
可脚底板却像生了磁石,总往人声鼎沸处挪。
罢了,罢了,不差这一天了,明天万万不能如此了,千万要在屋子里研读史书,增长见识与智慧。
“去西市看看。”他淡淡道,转身时眼角的余光扫过对面茶楼上的两双眼睛,那是暗处的堂前燕,他近来己能从人群里轻易揪出这些藏在市井褶皱里的眼线。
西市的热闹能把人的魂勾走。
绸缎铺的伙计扯着嗓子喊价,糖画张的铜勺在青石板上游走,转眼便转出条鳞爪分明的糖龙。
虞谦站在胭脂铺前,看掌柜的给穿绿袄的姑娘描眉,那眉黛是离国运来的螺子黛,比他在卫国见过的任何贡物都鲜亮。
“虞兄也来瞧新鲜?”身后忽然传来清朗的笑声。
虞谦回头,见个青衫公子摇着折扇站在日头里,面如冠玉,眼角眉梢都带着股漫不经心的风流。.求′书+帮, ~追′嶵,鑫~璋-结.
是刑部尚书杜承的儿子杜珂,他们半月前在醉仙楼偶遇,三盏酒下肚便称了兄道弟。
此刻杜珂回来真是当翰林院侍读学士,是个从五品官,也是他老爹费了老大力气才给他弄得官。
杜承己经不希望这倒霉孩子能继承他们的衣钵了,在外面当县令的时候,甚至都能和囚徒喝酒了,这成何体统,岂不是丢他杜家的人,给人落了口舌。
当即表示,必须给他弄回来,哪怕自己这个老脸不要了也都要给他弄回来。
“杜兄。”
虞谦颔首,他至今没告诉杜珂自己的真实身份,只说是南边卫国过来交流文化的翰林院官员。
杜珂却不管这些,一把揽住他的胳膊:“真是巧了!昨儿刚得了两坛玉冰烧,藏在平康坊的‘晚晴院’里,那院里新来了个唱《雨霖铃》的苏姑娘,身子嫩得能掐出水来,去不去?”
虞谦喉头动了动。他想起昨夜辗转难眠时,指尖划过窗棂刻下的卫字,那划痕还泛着白。
可杜珂眼里的光太亮,像把小钩子,勾得他心头发痒。
“……去看看也好。”他听见自己这样说。
去看看吧,都这样说了,是吧?也就这一次,下次肯定不会了!而且那是可以掐出水来,我还没有试过呢。
晚晴院的雕梁画栋里总飘着脂粉香。
苏姑娘的琵琶刚拨了个音,杜珂己斟满两杯酒,琥珀色的酒液里浮着细碎的冰碴。_晓¢税,C^M*S? !埂\新?醉/全+
“来,虞兄,这杯敬洛都繁华的风!”杜珂举杯,眼底晃着烛光,笑道:“它可比咱们喝酒的性子烈,吹到哪儿,哪儿就得热闹起来!”
虞谦仰头饮尽,酒液滑过喉咙时带着股清甜的灼,像极了他此刻的心境。
借着酒意,他想说些故国山河的话,刚要开口,却被杜珂抢了先。
“虞兄!昨日新填了阕《鹧鸪天》,你且来听听!”
杜珂折扇轻敲桌面,唱道:
“柳梢绾住半城霞,酒旗摇碎日边花。青衫不系封侯印,醉卧洛都卖酒家。 蝉渐起,客初哗,人间风月属谁家?今宵且把银缸照,莫管明朝路几叉。”
唱罢便笑:“如何?是不是有那股子不管不顾的劲儿?”
虞谦望着杯底残留的酒渍,忽然想起灌江口城头的风,那风里只有硝烟味。
他拿起笔,蘸了点残酒在案上边写边唱道:
“萍踪偶寄洛城斜,醉眼偏看陌上花。旧梦己随流水去,新愁空对落灯花。 歌未歇,漏初哗,此身何处是吾家?且将杯酒酬明月,莫问归期莫问他。”
杜珂击节赞叹:“‘莫问归期莫问他’!虞兄这气魄,比我那‘莫管明朝路几叉’更胜一筹!来,好词!当再饮三杯!”
“苏姑娘,这词记下来了?”
苏姑娘轻声细语地说道:“杜公子,奴婢记住了,这就唱歌公子听!”
酒过三巡,苏姑娘的歌声也软了。
虞谦觉得浑身的骨头都松了,那些日夜啃噬他的警惕、愧疚,像被这酒泡得发了胀,又轻轻浮起来,随着歌声飘出了窗外。
食色知其味,以前在宫中的皇后嫔妃都是宣重华一手操办的,没有一个他喜欢的。
而在这里,有很多他喜欢的,他想几个就几个,甚至有一夜他连同苏姑娘一共点了七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来自刎归天,朕玄武门登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