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9章 埋伏(1/2)
“竹筒跳雷”原理验证的成功,像一针兴奋剂,注入了“星火班”的每一个人心中。′天^禧_晓?税*王+ ·已*发?布/最_欣,彰?結¨但林向北深知,从一个能跳、能模拟炸响的样品,到真正能在战场上杀敌的利器,中间还有无数的细节需要打磨。
“同志们,”林向北将参与“诡雷”项目的三名学员——刘大柱因其稳重细心也被抽调了过来,加上另外两名手巧且胆大的老兵——召集到沙盘前,“昨天的试验,证明了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可行的。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能跳’、‘能响’。我们追求的是‘跳得准’、‘炸得狠’,而且还要‘不出事’!”
接下来的几天,这支临时的“诡雷攻关小组”便围绕着这三个核心目标,展开了新一轮的攻坚。
首先是“跳得准”。他们发现,竹筒的材质、干燥程度,抛射药的装药量、颗粒度,甚至底部支撑物的角度,都会影响跳雷起跳的高度和稳定性。
有时候跳得太高,破片覆盖面过大但威力分散;有时候跳得太低,又失去了空中爆炸的优势;更有甚者,会像没头苍蝇一样歪着跳出去,完全偏离目标。
林向北带着学员们,像最耐心的猎人观察猎物一般,一次次调整参数,记录数据,用没有装药的模拟弹体反复试验。孙小毛自告奋勇,承担了大部分的抛射药配制和数据记录工作,他那本歪歪扭扭的记录本上,又增添了密密麻麻关于竹筒首径、壁厚、抛射药种类与用量、以及对应起跳高度和稳定性的数据。.微-趣·暁/税_枉? `已^发¨布,蕞+欣-彰_结`
其次是“炸得狠”。这不仅仅是简单地把炸药和铁钉塞进战斗部那么简单。林向北指导学员们,如何根据战斗部(用的是缴获的日军饼干桶或厚实的瓦罐)的形状和容积,合理布置预制破片(铁钉、碎铁片、小钢珠——这是王有才用废钢材一点点敲打出来的),如何让炸药在中心起爆,以形成最均匀、最具杀伤力的破片分布。为此,他们甚至拆解了几颗之前试制“霹雳雷火弹”时剩下的次品弹体,仔细研究其内部结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不出事”——即安全性和可靠性。林向北对引信的要求极高。
跳雷的引信,需要在弹体被抛射到空中后,经过短暂延时再引爆主装药。这个延时的时间必须精确控制,早了,弹体没跳起来;晚了,弹体落地了或者飞远了。
他们尝试了多种延时药捻的制作方法,从药捻的粗细、缠绕的紧密度,到外部的防水涂层,都进行了反复的优化。拉火索的灵敏度和强度,也必须恰到好处,既要保证在敌人触发时能可靠激发,又要避免在运输和布设过程中意外走火。
就在林向北和他的“诡雷小组”埋头苦干的同时,“霹雳雷火弹”的标准化生产工作也在刘大柱的严格监督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王有才的“金工小组”不负众望,在烧毁了几炉铁水,浪费了不少边角料之后,终于成功地用土法翻砂并辅以新制作的几件关键“土卡具”,初步铸造出了一批尺寸和壁厚相对均匀的引信管和弹体下盖。\墈?书/屋*晓¢说_蛧~ ^勉.肺?悦^读`
虽然比起兵工厂的产品依旧粗糙,但合格率己经从最初的十中取一二,提升到了十中能有五六,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大大减轻了后续手工锉磨的工作量。
这天,张大彪兴冲冲地从外面跑进龙王庙,人还没到,声音就先传了进来:“团长!林教员!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他跑到正在沙盘前推演诡雷布设方案的李云龙和林向北跟前,敬了个礼,满脸放光地说道:“刚刚前方的侦察兵回来报告,说是在咱们防区边缘,黑风口那一道山梁下的小路上,最近几天,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一支三到五个鬼子组成的小巡逻队经过!看样子是去附近炮楼送信或者巡查的,时间还挺准!”
“三五个鬼子?黑风口?”李云龙一听,眼睛顿时就亮了,他猛地一拍沙盘,震得上面的小树枝都跳了起来,“他娘的!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老子正愁没地方给林小子这‘会跳的铁疙瘩’开刃呢!这不就送上门来了吗?”
他一把拉过林向北,指着地图上黑风口的位置,唾沫横飞地说道:“林小子!你那宝贝疙瘩,捣鼓得怎么样了?能不能拿出去遛遛了?就这三五个鬼子,正好给咱们当试验品,看看是你那玩意儿厉害,还是小鬼子的命硬!”
林向北心中一动。经过这几天的反复调试和改进,他们己经成功制作出了五颗装填了完整炸药和破片的“竹筒跳雷”成品,并在后山靶场用没有战斗部的训练雷进行了多次模拟布设和触发试验,可靠性己经有了较大提升。
他沉吟片刻,说道:“团长,这批‘竹筒跳雷’的基本功能己经趋于稳定。如果只是对付三五个步兵,我有信心让它们尝到苦头。只是,这毕竟是第一次实战应用,还存在一定的未知数。”
“怕个鸟!”李云龙大手一挥,“打仗哪有十拿十稳的?就是要这种未知数,才刺激!老子就喜欢看小鬼子踩了地雷,哭爹喊娘又不知道是哪个阎王爷在招呼他们的熊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亮剑:我土法灭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