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章戈壁家书与暖阳(4/4)
愤”为食量。
边疆的生活,在饮食差异之外,竟渐渐显露出别样的丰饶。牛羊肉供应充足且价格实惠,豆包正值抽条长个的年纪,一顿能吃下一大盘林棠做的香辣牛肉凉面。糖包则偏爱母亲炖煮的、酥烂入味的西红柿牛腩,汤汁泡着馕饼,他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转眼夏去秋来,暑气渐消。学校的新学期开始,糖包和豆包都升入了关键的高三年级。明确了目标的糖包(意向京大机械工程)学习越发沉稳专注。豆包虽依旧活泼,但经历了上次的“谈话”,也收敛了几分跳脱,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课业中,目标坚定地指向了京医大。
晚饭后的时光,成了裴家的“补习课堂”。裴叙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惊人,孩子们的课本他只需快速翻阅一遍,便能精准把握重点难点。当年的学霸风采,历经岁月沉淀,更添一份游刃有余的魅力。他讲解时思路清晰,深入浅出,常常让旁听的林棠也听得入迷,不知不觉加入了“学生”的行列。
糖包永远是听得最专注的那个,笔记工整,条理清晰,遇到疑点会立刻提出,问题往往首指核心。豆包则活跃得多,思维跳跃,常常从一个知识点联想到医学案例,比如讲到压强,他会立刻联想到血压计原理和高压注射器;讲到电路,他又能扯到心电图机和除颤仪。虽然有时显得天马行空,但也常带来意想不到的思考角度。
小小的书房里,灯光温暖,父子三人探讨问题的声音,成了戈壁寒夜里最温馨的乐章。裴叙偶尔侧目,看到妻子托着腮,眼神专注地跟着他的思路走,那认真的模样,总让他心底泛起一片柔软的涟漪。他会不动声色地将手边的温水杯往她那边推近一些。
她有时会被父子三人的讨论吸引,尤其是裴叙用工程实例解释抽象理论时。一次,裴叙在讲解一道复杂的力学综合题,林棠听得入神,手里织着的毛线针不知不觉停了下来。
糖包注意到母亲微微歪着头,眼神放空,显然是某个环节没跟上。他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演算草稿本往母亲那边推了推,上面用极其清晰的步骤和图示分解了父亲刚才讲的关键点。林棠瞥见,恍然大悟,对着大儿子感激地笑了笑,换来糖包一个几不可察的点头。
而豆包在攻克一道让他抓耳挠腮的生物遗传题时,糖包也会在草稿纸上快速画出简洁明了的遗传图谱递过去,虽然依旧没什么表情,但动作干脆利落。豆包接过,如获至宝,夸张地抱拳:“谢学霸哥哥救命之恩”,换来糖包一个嫌弃的白眼,嘴角却悄悄弯了一下。
戈壁滩的夜空格外高远澄澈,繁星如钻石般洒满天幕。一个凉爽的夜晚,兄弟俩并排躺在南阳台临时铺开的凉席上纳凉。豆包双手枕在脑后,望着璀璨的银河,忽然开口:“哥,你说……京市现在,是不是晚上都看不到这么多星星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之前从母亲和小赵阿姨的对话里,他多少感受到了远方故土的动荡。
糖包侧卧着,借着屋里透出的微弱灯光在看一本英文原版的《机械原理》。闻言,他翻书的手指顿了顿,没有抬头,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光污染和大气污染会降低可见星的视星等和数量。但星星一首在那里,只是被遮蔽了。”他合上书,也仰面躺下,望着星空,语气平静地继续,“就像秩序。混乱是暂时的表象。油田需要运转,国家需要发展,恢复秩序是必然。京市的大学还在开课,就是信号。”他冷静的分析像一颗定心丸。
豆包侧过脸,在星光下看着哥哥沉静的侧脸轮廓,心里的那点不安奇异地被抚平了。他咧嘴一笑,恢复了惯常的活力:“哥,你说得对,管他外面怎么乱,咱们学好本事才是硬道理,等我当了外科一把刀,看谁敢惹我”,他又开始畅想未来。
糖包没说话,只是重新打开了书。昏暗中,他借着微光阅读的侧影,和弟弟仰望星空充满希冀的脸庞,构成了戈壁夏夜里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
林棠的工作暂时轻松惬意,主要为裴叙的油田设备升级项目做些辅助性的绘图工作,对她而言毫无压力。日子像缓缓流淌的叶尔羌河,平静而充实。
当戈壁滩刮起第一阵带着寒意的秋风,林棠正盘算着去镇上买些质地柔软的细毛线,给两个即将迎来严寒备考的儿子织几副露出手指、方便写字翻书的保暖手套。她坐在窗边,就着午后的阳光画着设计草图,想象着毛线的颜色——糖包或许适合稳重的深灰,豆包则可以用充满生机的墨绿。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熟悉的说话声。林棠抬眼望去,只见关书记和那位面容严肃的顾副总参谋,又一次并肩踏进了她家的小院。关书记脸上堆着惯常的、带着点算计的和煦笑容,顾参谋则一如既往的腰板笔挺,目光如炬。
不想错过《五零年代小夫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