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2章 金线破寒门,众手织青云1(2/2)
她语速平缓,条理清晰,每一个字都像小石子投入水面,在书吏那张油滑的脸上激起细微的涟漪。
“百工谱”三个字,更是让书吏捏着茶壶的手指微微一顿,眼神闪烁了一下。
这名字他隐约听过风声,似乎县令大人极为看重。
林晚却不给他细思或反驳的机会,转向王氏,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娘,把样品拿出来。”
王氏如梦初醒,慌忙解开油布包袱,取出那几束精心挑选、捻得极其匀实紧致的纱线样品。
林晚接过其中一束,白皙的手指灵巧地捻开线头,然后走到县衙大门旁用于防火、盛满清水的巨大石缸边。
“先生请看,”林晚的声音清晰地传开,吸引了角门外几个探头探脑的闲人,“寻常纱线,捻度不足,遇水则易松散、起毛,甚至断裂。”
她说着,将手中那束纱线的一头轻轻浸入冰凉的石缸水面之下。
清澈的水瞬间包裹了雪白的棉线。
林晚的手指稳稳捏着线头,缓缓地将整束纱线向下浸入水中,又提起。
水珠顺着光滑的纱线滚落,那束纱线竟无丝毫松散起毛的迹象,依旧丝丝分明,紧致如初!
在阳光下,浸过水的棉线甚至折射出更加柔和温润的光泽,仿佛一束流动的银丝。
“此乃我清溪工坊‘多纱车’所出。”林晚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自信,她捏着纱线两端,手臂微微用力向两边一绷!
那束湿漉漉的纱线瞬间被拉得笔首,细密的纤维在张力下发出轻微的“嘣嘣”声,如同上紧的琴弦,绷紧如铁,竟无一根断裂!
周围瞬间安静下来。
连那刻薄的书吏也忘了喝茶,紫砂壶嘴歪在一边,几滴褐色的茶水滴落在他的皂靴上,洇开一小片深色。
他死死盯着那束在少女手中绷紧如弦、承受着远超寻常纱线拉力的湿线,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这韧劲,这均匀度,绝非寻常村妇的手艺!
林守业和林七爷看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此刻见纱线无恙,才长长吁出一口气,后背己被冷汗浸湿。
王氏更是捂着心口,只觉得方才那一下,差点把自己的魂儿都绷断了。
“多纱车?八锭同转?”书吏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带着惊疑不定,目光第一次真正审视起眼前这个沉静得不像话的村女和她身后那个局促不安的妇人。
“正是。”林晚松开手,湿透的纱线垂落下来,依旧紧实柔韧,不见丝毫损伤。
她将纱线样品双手递向书吏,“烦请先生通禀李主簿,清溪村林氏,携新法所纺之纱,奉张县令之命前来,请主簿大人验看。”
书吏下意识地接过那束尚带着冰凉水汽的纱线,指尖传来的紧实柔韧的触感,无声地印证着方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他脸上的倨傲终于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惊疑、审视,还有一丝被当众驳了面子的羞恼。
他捏着那束湿线,紫砂壶也忘了端,只沉着脸,对林守业丢下一句“等着!”,便一甩袖子,转身快步闪进了那扇黑漆小角门。
等待的时间如同凝固的胶,沉重而粘腻。
角门外只剩下骡车、石狮子,和清溪村几人沉默的身影。
不想错过《林家小女,点化山河》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