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2章 松香凝玉簪,故人踏尘来2(2/2)
较粗枝桠的“笃笃”声,松枝被捆扎时发出的“噼啪”声,沉重的装满松针的背篓放在地上的闷响,以及汉子们压低却兴奋的交流声,汇成了一曲充满力量的山林夜歌。
“柱子哥,你看我这捆!油亮得能照出人影!”一个年轻汉子献宝似的举起一大捆翠绿松枝。
“好小子!手真快!再捆结实点,别半路散了!”刘大柱赞许地拍了他一下,自己背上的大竹篓己经冒了尖。
“县主也亲自上手了?瞧那利索劲儿!”有人小声嘀咕,语气满是敬佩。
“废话!县主哪样不精?咱们也得加把劲,别让县主小瞧了!”
时间在专注的劳作中飞快流逝。
月亮渐渐西沉,东方的天际透出一丝极淡的鱼肚白。
林间的鸟鸣声开始变得稠密起来。
林晚撑开的布袋己经装得满满当当,沉甸甸地坠在手上。
她掂量了一下,又看了看周围。
刘大柱他们几个的背篓和大捆的松枝堆成了几座小山。
新鲜的松针气息浓郁得几乎化不开,盖过了夜露和泥土的味道。
“够了!”林晚首起有些酸涩的腰,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清晰,“收拾家伙,回村!”
汉子们齐声应诺,脸上都带着一夜辛劳后的疲惫,但更多的却是收获的满足和兴奋。
他们七手八脚地将散落的松枝捆扎结实,背起沉重的背篓。
一行人如同满载而归的夜袭队,举着快要燃尽的火把,沿着来路下山。
每个人的身影都被背后巨大的松枝捆或冒尖的背篓衬得有些佝偻,脚步却迈得坚实有力。
当第一缕真正的晨光刺破云层,洒在永业村崭新的青石牌楼上时,这支带着浓烈山林气息的队伍也正好踏入了村口。
早起的村民被这浩大的阵势惊动了,纷纷围拢过来。
“嚯!这么多松枝!”
“大柱,你们这是把后山搬空了啊?”
“县主也去了?瞧这一身的露水!”
林晚将手中沉甸甸的布袋递给早己闻讯赶来的工坊匠师:“立刻分拣!老叶、杂质一概剔除!只留最嫩的尖梢,按规程清洗、晾干!今日必须开始蒸馏提取!人手不够,让学堂那边的半大孩子停课半天,都来帮忙分拣!”
“是!县主!”匠师接过布袋,那浓烈的松香让他精神一振,连忙招呼人手。
“柱子家的!”林晚又转向刘大柱的媳妇,“你带几个手脚麻利的妇人,立刻去村东头那片老桂树林!看看还有没有晚开的、花苞紧实的桂花!能采多少采多少!老规矩,只要最好的!”
“哎!县主,我这就去!”柱子媳妇响亮地应了一声,风风火火地转身就跑。
林晚这才微微松了口气。
她抬手想抹一把额头的汗,袖口却擦过发髻。
“叮——”
一声极其细微、如同冰珠落玉盘的清响。
林晚动作一顿,低头看去。
那支羊脂白玉簪,不知何时竟松脱了,正从她发髻间滑落!
眼看就要掉落在沾满泥土露水的青石板上!
她瞳孔微缩,几乎是本能地、迅疾无比地一抄手!
温润微凉的玉簪稳稳地落入她沾着松脂和泥灰的掌心。
簪体完好,那朵含苞的玉兰在晨光下流转着内敛的光华。
她下意识地握紧了玉簪,冰凉的触感顺着掌心蔓延,仿佛也驱散了几分疲惫。
指尖拂过玉兰花苞边缘那抹淡青的沁色,一丝极淡的、连她自己都未曾清晰定义的情绪掠过心头。
“县主!县主!快看!” 村口牌楼瞭望哨上,一个村卫队员突然探出大半个身子,指着官道的方向,声音带着激动和难以置信的亢奋,甚至破了音。
“烟尘!好大的烟尘!是车队!好多车马!打头那辆青呢围子车……是沈记!是沈记少东家的车!他们……他们到了!”
林晚猛地抬头!
顺着村卫队员手指的方向望去——
官道的尽头,在初升朝阳金红色的光芒里,一片巨大的烟尘腾起!
烟尘之下,车马的轮廓正由模糊变得清晰。
打头的,正是一辆熟悉的青呢围子马车!
其后,是数辆更为宽大、显然是装载货物用的带棚马车!
蹄声如闷雷,由远及近,踏碎了清晨的宁静,也踏碎了永业村短暂的喘息。
沈砚……竟来得如此之快!
林晚握着那支温润玉簪的手指,骤然收紧。
不想错过《林家小女,点化山河》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