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6章 以工代赈(2/2)
浸透着血泪与失败。
萧景琰的目光一首牢牢锁在姜岁寒脸上。
当听到那些触目惊心的弊端时,他敏锐地捕捉到她眼中并未出现慌乱或退缩,反而是一种成竹在胸的冷静,仿佛早己洞悉这一切。
他心中微动,待几位老臣说完,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压迫感:“姜姑娘既提出此法,想必…己有应对之策?”
这一问,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瞬间将所有目光再次聚焦于姜岁寒身上。夏林厚、陈文渊等人,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微弱的希望之火。
姜岁寒迎着萧景琰锐利如剑的目光,神色依旧沉静。
她端起自己面前的青玉杯,杯中“凝露”清冽如泉,映着烛光。
她没有立刻回答萧景琰的问题,反而抛出了另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
“殿下,诸位大人,岁寒斗胆再问。朝廷年年入不敷出,国库空虚,根源何在?国家之财赋,主要从何处来?”
这个问题太过宏大,也太过基础。几位老臣一时竟有些语塞。
陈文渊皱眉道:“自是取自赋税。田赋、丁税、盐课、茶课、商税…此乃国朝根本。”
“不错。”姜岁寒颔首,目光澄澈,“赋税乃国之血脉。血脉充盈,则国体强健;血脉枯竭,则百病丛生。”
她放下酒杯,指尖轻轻点在光滑的桌面上,发出细微的轻响。
“既然赋税是根本,那朝廷开源之策,为何不聚焦于如何让这‘根本’更加丰沛?”
她微微一顿,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清洌而有力。
“天下财富,非凭空而来。田赋源于耕种,耕种需良田水利;盐课茶课商税,源于百业流通,流通需安稳道路与市集。这耕种之水利,百业之道路,皆是朝廷需营建之工程!而城外百万灾民,便是营建这些工程、夯实朝廷赋税根基的现成力量!”
“以工代赈,非仅为赈灾活命,更是为‘开源’奠基!”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穿透迷雾的力量。
“至于诸位大人所虑弊端,并非无解。岁寒不才,愿抛砖引玉,试陈浅见。”
不想错过《穿成大周女首富:我在古代搞工业》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