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 黄崖洞的铁匠炉(4/4)
“搁那儿吧。”王振国头都没抬,还跟图纸较劲呢。
陈浩也饿了,抓起个窝头啃了一口,又硬又拉嗓子。他走到墙角水缸边想舀口水喝。水缸边堆着些破烂,一个破麻袋口子里,露出半截锈得掉渣的铁管子。
陈浩随意瞥了一眼,觉得那锈色和形状有点眼熟。他猫腰,扒拉开麻袋,把那铁管子抽了出来。
入手死沉!管子有小胳膊长,比大拇指粗一圈,里头黑咕隆咚,但摸着好像有螺旋的膛线纹路!管壁挺厚,尾巴那儿齐刷刷断了,像是被炸的。最让陈浩心蹦到嗓子眼的是,他在管子断口附近,摸到几个被锈糊住的、鼓出来的洋字码!
他赶紧凑到油灯底下,用袖子玩命蹭那锈。昏黄的光线下,几个洋字码勉强能认出来:
“Krupp”“克虏伯?”
陈浩的手一哆嗦!克虏伯!德国造炮的祖宗!这…这他娘的是德国炮的管子?!咋跑这儿来了?!
陈浩强忍激动,回到自己住处。他再次确认西周无人,迅速拿出手机,解锁屏幕,飞快地扫了一眼相册里缓存的克虏伯75mm山炮关键结构图,确认炮栓部分与断口吻合后,立刻锁屏!整个过程不到十秒!
他深吸一口气,这才转身去找王振国。
“王总工!有门儿了!”陈浩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把炮管往桌上一放,“您看这管子!德国克虏伯的正经货!虽然断了,锈了,可底子还在!我想…咱试试,看能不能把它整利索!或者…拿它当样子,咱自个儿攒一门!”
“修…修好?自个儿攒?!”王振国手里的窝头“吧嗒”掉地上,他噌地站起来,眼镜片后面的眼珠子瞪得溜圆,像烧红的炭!“陈…陈先生!您…您没逗俺?!咱…咱真能造炮了?!”
陈浩看着王振国眼里那团烧起来的火苗,用力一点头:“能!但不容易!我只有些图纸和资料上的理论,具体怎么在咱这条件下干,真得摸着石头过河! 这炮管子是现成的老师,咱们带来的好钢和钢管是好料子。我想,咱们能不能分两步走?”
他指着炮管:“第一步,先把它当祖宗供起来研究! 咱们仔细量它的尺寸、壁厚,尽量把膛线数据复原出来。第二步,咱们得想法子弄点趁手的家伙!” 他话锋一转,开始掰着手指头数:
“您看,咱们现在最缺啥?”
“测量工具不够精细! 就几把破卡尺,量个大概。下次我想法子弄几把更精密的游标卡尺、千分尺来!量准了,才能做准!”
“老师傅们的眼睛不够使! 老师傅们眼神儿好也架不住老花。带几副放大镜,修零件、看图纸都方便!”
“保护不够,干活的手容易伤! 打磨、车削,铁屑乱飞。带几箱厚实的劳保手套来,保护手!”
“记东西的本子和笔太金贵! 带几捆铅笔和厚笔记本,画草图、记参数,不能总靠脑子记!”
“还有最要命的——电和油!” 陈浩压低声音,带着点对电量消耗的心疼和后续的迫切:“我…我带来的那些资料…尤其是那些讲工艺的…嗯…‘影像’…它们…它们需要一种特殊的机器才能放出来看!那机器…得用电!而且耗电厉害!现在剩下的电量…大概只够看几次了!发电机用的柴油也不够了!用一点少一点!没电,好多关键‘秘籍’就真看不了,瞎了!机器也转不动了!还的搞点蓄电的来”
“对了,吃的! 大伙儿肚子里没油水,干重活顶不住。下次多弄点猪油、白糖、压缩饼干,给大家补补力气!”
王振国听着陈浩掰着手指头数要带的东西,从工具到护具,从文具到吃的,甚至还有那神秘的“蓄电箱”和更多的“洋油”,眼睛越来越亮,仿佛己经看到了那些东西运进来的场景!“陈先生!您…您想的太周到了!这些东西要真能弄来…咱们兵工厂,真能鸟枪换炮了!”
陈浩点点头,心里却在盘算:这清单上的东西,加上修炮可能需要的特殊刀具、量具、甚至…无烟火药的初级原料信息,如果可能得话,下次“消失”的任务,可真是任重道远啊!
不想错过《抗战:我在亮剑清库存》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