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490(1/1)
汴京城,此时的汴京已经隐隐听到金军南下的风声,只是事情还未传开,又有皇帝命令,宫中和市井都不太议论边防军事。-p′f·w^x¨w`._n?e/t\
可如今童贯回归,明眼人都能看出局势紧张,皇帝手里拿着之前燕京府蔡大人发的密报,从前并未将此信交给外朝讨论,如今也攥不住了,叫了二府议事。
朝堂大员到宫中与皇帝商议金军南下一事,许多人都是头一次听说此事,听到金军已经打到太原府了,惊骇非常,众位大臣一直到黑夜才回归。
第二天一早,北面传来燕山府郭药师投降的消息,赵佶方寸大乱。
他从来没有想过郭药师会投降金军,只因在他看来,北面能有一战之力的军队,就只有郭药师的常胜军与董平率领的一小部分河北军而已,如今童贯已经不顾轻重地回归,郭药师又投降,如此一来何人阻挡金人南下的脚步?
赵佶急火攻心,不顾群臣劝阻,三天之后封太子赵桓为开封牧。¨x^i¢a!o~s^h\u/o_c-h+i·..c\o\m^
众人都明白,皇帝此举的意思就是让太子守卫开封城,而他自己则有逃跑之意。
二府大臣跪在殿外请求皇帝不要离开汴京,那童贯在危机时刻离开太原府,致使西路守军军心溃散,不堪一击,粘罕大军已经南下,渡过黄河也只是须臾之间;如今皇帝封太子为开封牧,叫太子镇守开封,意欲逃跑,同样也会使东京城军心溃散,给汴京百姓引起巨大的恐慌,只怕金军还没到开封城,此地就已自乱阵脚。
可他们的一跪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皇帝想要离开,任何人都拦不住。
陈文昭怔愣地看着宫墙之内树桠上残留的一片黄叶,正随着风微微摆动,忽而就想到了当年意气风发之时,他带着年纪轻轻的潘邓刚刚来到汴京城,潘邓被诏进宫,皇帝欲叫他办一个刊物,以宣传道教。+q′s¢b^x\s?.?c,o\m¨潘邓得了指令,回过头来失落地找他,眼神空洞,喃喃自语,“这就是皇权吗?”
彼时他只在心中感慨学生年纪甚小,颇为有趣,如今他才理解学生为何心神巨震。
曾经习以为常的事情,一旦跳脱出此界再看,便会觉得甚为荒谬,此“皇权”就像一个庞然怪物,皇帝无论想要做什么,他们做臣子的都一点办法也没有,有人祷告下一个皇帝是好皇帝,而更多人只能听从。
他们究竟是天下之臣还是赵家之臣?
众臣喃喃道:“怎么就到了这一步?”
“陛下八成是想要走,可他要走了,这东京城该怎么办?真没法守城了吗?”
与宇文虚中划破了自己的手指肚,写血书一封,要陛下收回旨意。
赵佶对大臣跪求视而不见,却没法不理血书,第二日把宇文虚中叫入宫中,躺在床榻上颤抖着说道:“昔日众人都叫朕联金,独宇文卿家劝我,我悔不听虚中之言,可如今已别无他法,愿虚中为我写罪己诏。”
宇文虚中浑身寒气,面目冷漠,从袖中拿出几张纸来,“已为陛下写好。”
赵佶见宇文卿家竟然未卜先知,先一步给他写了罪己诏,草草看过一遍,也不需再改,便叫人在汴京城四处张贴。
宇文虚中在罪己诏之中把皇帝骂了个狗血喷头,以皇帝的口吻,痛斥自己十大罪,并且号召天下军士赶往汴京勤王。
此时就像以往无数次那样,当皇帝决心一个想法,不管有多荒谬,慢慢地自会有臣子支持他。
此时已有了许多人支持皇帝逃走,给事中吴敏上奏皇帝,以“太子之位不足以安心天下”劝说皇帝继位太子。
宫中混乱,赵佶心中也没有主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童贯才把金军发给他的檄文拿出来,交给皇帝看。
赵佶马上决定退位。
十月二十四当天,赵佶找了大臣都来宫中,他自己则在寝宫里歪了一边身子,说自己积劳成疾,得了偏瘫风,一半的身子已经僵了,不能耽误国事。便把太子召唤到自己跟前,拿了大带和诏书,让人给太子穿上御衣,自己则以道主教君皇帝退位。
赵桓怎么能答应?看着两边人就要给他穿衣裳,慌忙逃窜,急忙回绝。
赵佶气若游丝,“太子不听我命,乃是不孝……”
赵桓大哭,“儿臣若真听了父王之命,才是不孝!”
众人抓不住太子,叫皇后来劝说,可赵桓就是不答应,众人就把衣裳放到一边,一群人一拥而上,终于把太子逮住。又选了两个健壮的大臣,左右夹着太子,把他往福宁殿带,无论如何,今日就要即位。
太子剧烈挣扎,两脚乱踢,可是拗不过左右二人,一行人乌泱乌泱地往福宁殿走,太子眼见着福宁殿就在眼前,嘎嘣一下晕倒了。
众臣慌了心神,赶忙叫太医给太子医治,一群人在殿外等了许久,一直到
不想错过《掀翻大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