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6章完(1/4)
陆永定用肉糜吊制清汤时,肝糕也恰好蒸好出炉。¨x*s\c_m?s_w·.?c^o·m+蒸好的肝糕表面光滑如镜,用汤匙轻轻一碰,便颤巍巍地晃动。他将肝糕脱模,放入带盖的汤盅中,再放入一段酿有肉糜的竹荪和几根汆过水的豆苗,最后注入清澈如水的高汤。
陆培德端起一个汤盅递给章宏兴:“宏兴,你先来尝尝。”
章宏兴满脸笑意地接过汤盅,又多拿了一个勺子对父亲说:“老豆,我和你一起吃。”
章老板无奈地接过勺子,父子俩一同品尝起来。章宏兴刚吃一口,便惊叹道:“又嫩又滑,有肝的味道,但是不敢想是肝做出来的汤羹。”
陈锦莹也端起汤盅,尝了一口嫩滑如豆腐的肝糕。
论起吊汤的技巧,陈锦莹自认为并不逊色,而且这汤用的也是宁宴的高汤。单从味道上粗品,几乎尝不出差别,但作为行内人,细细品味后,她才体会到大师之作的独特之处。就像那些名酒一般,大师做的菜吃起来总有一种鲜活灵动的韵味,这也正是她一直追求的烹饪境界。
学徒们或许还难以完全领略其中精妙,但经验丰富的厨师们心里都明白,国厨的技艺确实名不虚传。大家边吃边聊,不知不觉间,锅里飘出阵阵诱人的香气,菌菇与肉香相互交融,光是闻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董银奎吩咐阿龙:“阿龙,去找一块竹箅来。”
阿龙迅速拿来一块竹箅问道:“师伯,这个可以吗?”
董银奎点头确认:“可以。”
接着,他拿起一根筷子说:“你戳一下,看看蹄筋软了没有,猪肚煮得差不多了吗?”
阿龙照做后回答:“师伯,可以了。”
董银奎继续说道:“那我们把里面的食材捞起来,汁水留着。
”阿龙应道:“知道了。”
“鲍鱼、海参和墨鱼都是新鲜食材,不能久煮但又要入味。我们把这些食材放入汤汁中,快速汆烫三次。”说着,董银奎将三样海味倒入锅中,烫完后用漏勺捞出,如此反复操作了三次。
“让锅里的汁水用中火收汁,我们来摆盘。”
董银奎拿出一个盘子,对阿龙说,“你在盘子上垫上竹箅。”
阿龙依言将竹箅放在盘子里,董银奎指导他,先在盘底铺上煎过的葱段,再将捞出的食材一样样整齐地码放在盘子里,摆成圆形。
随后,董银奎要将码放整齐的食材推入锅中,且要保证形状不散开,他对阿龙说:“你连带箅子一起放入锅里。”
“好。”阿龙把竹箅连带食材一起放进锅里。
“开大火收汁。这道菜加了蹄筋,就不需要勾芡了,靠自然收浓的汁水裹住食材。明白了吗?”董银奎来了一个漂亮的大翻勺,所有食材整整齐齐地翻了个面。
董银奎一边将菜整齐地移入盘中,一边说道:“关火。”
阿龙听从吩咐关掉了火。董银奎放下锅,取来两根筷子,到阿龙的锅前。
竹箅是竹子编成的网格状,他将筷子插入两边的孔中,把竹箅连同食材一起移到盘子里,对阿龙说:“再拿个空盘,倒扣翻转,不就行了?”
阿龙顿时恍然大悟,拿来盘子。董银奎叮嘱道:“压紧,翻过来。”
阿龙翻转盘子,拿掉上面的盘子,再拿掉竹箅,一道完整的菜肴便呈现在眼前。?h′u?l,i*a?n¢w^x,.\c?o_m+
董银奎说:“把汁儿浇上去,就大功告成了。”
阿龙将锅里的汁水淋到菜上,顺利完成了这道菜。两盘菜摆放在一起,同样是汁水红亮,香气四溢。
一位学徒赞叹道:“阿龙,你太厉害了!做得跟董大师傅一模一样。”
董银奎笑着用筷子夹了些菜放入碗中:“你们都尝尝,阿龙做的这道菜,味道也不会比我的差太多。”
他把碗递给陈锦莹:“锦莹,尝尝哥哥的手艺。”
陈锦莹接过兄长递来的碗,目光紧紧盯着碗里色泽红亮的蹄筋,海参在浓汁的浸润下乌黑油亮,散发着诱人的光泽,煎葱段的焦香与肉脂的醇厚气息扑面而来。她咬了一口蹄筋,入口瞬间,软糯的质感与鲜美的菌菇味在口中散开,酱汁的醇厚包裹着海味的鲜甜,丝毫尝不出荤腥的油腻。陈锦莹点头称赞:“哥哥,很好吃。”
章宏兴早已迫不及待地凑过来,夹起颤巍巍的海参就往嘴里送。章老板也忍不住尝了一口,肥瘦相间的肉片裹着浓稠的酱汁,入口即化,菌香与肉香在舌尖交织,令人回味无穷。
陈锦莹品尝完二哥做的菜,又去尝徒弟阿龙做的。墨鱼口感弹牙不韧,羊肚菌吸饱了肉汁,滋味十足。阿龙焦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香江大厨[八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