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言情 > 香江大厨[八零] > 第216章完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6章完(2/4)

目录
好书推荐:

地等待着师傅的评价,陈锦莹说道:“很不错,就是火候上还稍微差那么一点点。”

章老板也补充道:“这点差别,一般人还真吃不出来。”

一位厨子好奇地问道:“有了这手绝活,是不是所有需要散扒的菜我们都能做出来了?像拆烩鱼头,也能用这个方法做吗?”

董银奎笑着肯定道:“没错。”

又有人发问:“董大厨,既然箅扒有这么简单的方法,为什么鲁菜还要学习大翻勺呢?”

董银奎解释道:“两者还是有差别的。大翻勺速度快,火候控制得更精准。这点精准度的优势,实际上没有太大意义了。只是胶东向来盛产厨师,咱们老家都是那儿的。过去,大家十一二岁就背着铁勺进京,投奔同乡讨生活。在京城,上至御厨,下到街边卖卤煮的,大多是山东人。从事这一行的人多了,各大饭庄对厨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大饭庄招厨子,试菜,不会大翻勺,可别想进。慢慢地箅扒这一技法也就被说成不入流了。直到我最近去河南,发现豫菜中的扒羊肉、扒青鱼头都采用箅扒的技法。我就想着,先让孩子们把菜做好,等以后他们想要精益求精,再慢慢学习大翻勺也不迟。没必要让孩子们把时间浪费在这种耗费精力,却对菜品口味影响不大的技巧上。”

陈锦莹听着二哥的这番话,回想起她爸教导他们姐弟时的情景。她爸常说,一个鲁菜大师傅要是不会大翻勺,会被同行笑话。自己有天赋能够练成,可像陈锦龙那样天赋不足的,无论怎么学都学不好,又何必强求呢?她爸教导儿子时如此固执,不知变通,说到底还是因为教学经验不足,不懂得如何引导没有天赋的孩子。而二哥却会设身处地为徒弟着想,思考怎样能让徒弟更快掌握烹饪技巧。如果陈锦龙在二哥手下学习,想必不会是如今的模样。说到底,是她爸的狭隘观念耽误了儿子的发展。

这时,陆永定提醒道:“老董,差不多该结束了,他们要准备开晚市了。,我.的^书!城~ +更!新·最\全^”

章宏兴意犹未尽地说道:“哎呦,陆师傅、董师傅,就这么两道菜,太少了,我都没看够呢!”

章老板对自家儿子也是无语了,得寸进尺已经成习惯了?

岳宁站在厨房门口笑着说:“今年内地的酒楼都会派团队来参加厨王大赛,有得是机会让你大饱眼福。”

中午时分,已经有电视台播出了一则新闻,标题为“宝华楼大厨陈锦莹被指‘不检点’”。新闻报道了陈锦莹被两位亲姐逼迫前往台湾,她的亲哥出面维护的事件。港城地域虽小,但陈锦莹作为宝华楼最知名的大厨之一,这则新闻引发了极高的讨论热度。

到了傍晚,HTV又播放了两位大厨在宁宴后厨交流的新闻。新闻称,此次厨王大赛邀请了全球各地的中餐酒楼参赛。在岳宁的积极推动下,国内顶级大厨来到港城考察,HTV有望邀请到北京、上海和粤城三地的顶级厨师团队参赛。两位国厨借此机会,对宁宴的厨师进行了悉心指导,让厨师们都收获颇丰。新闻中,董大厨如神乎其技的大翻勺令人惊叹不已,而两位大厨烹制的菜肴更是勾起了观众们的食欲。

宁宴趁机推出国宴菜品“肝糕汤”和“扒山海”。

第256章 家族齐聚

岳宁在台湾一直热度很高。德祥大饭店因陈锦莹的出走而关门,也没过去多久。陈锦莹被两位姐姐当众大骂,董银奎护着陈锦莹的新闻自然也被报道了。

之后,董银奎在宁宴展示他作为国厨的技艺,宁宴推出“国厨”菜品,一时间食客们趋之若鹜。

台湾有电视台为此专门前往宁宴,点了那道陈锦莹做的扒山海,还让陈锦莹出镜介绍菜品。陈锦莹出镜解释了菜品,主持人自然不会放过她认亲这件事:“这道菜是你同母异父的哥哥教你的。”

“是啊!这是我二哥去云南交流的时候,受到当地菌子的启发,结合鲁菜的特点,试制出了这道菜式。他不是说来教我,而是他教徒弟的一种理念,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让学徒能够发挥出自己天赋所能达到的极限,而不是强人所难。”

陈德祥看着电视里的画面,边上四太太正切着释迦:“我就说了,去求她只是自取其辱。她叫董家那个小子叫得热情,你这么多年供她吃供她穿供她读书,教她手艺倒是半分功劳都没有,董家小子就做了一道菜她就夸不停。真是狼心狗肺!”

陈德祥这次脑梗后半边身体不能动,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他让大女儿二女儿去港城,也是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了。

四太太用勺子喂他吃释迦,陈德祥怒瞪她:“家里这个摊子要是没人接,儿子还不到三十,接下去该怎么办?我这些年积累下来的家业是不少,但是儿子手艺不行,我已经这样了,没时间教孙子了,这点家业又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香江大厨[八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