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1.作者喜欢的开篇(12/17)
起价一贯,碰到虎老板心情好,打个七折也是有的。
客人来前给待售奴隶加顿餐,吃好点,精神点,有助于卖个好价钱,这是虎老板的生意经,既然不同组别售价不同,那么吃喝的东西自然也有所差别。
一、二组每人两根鸭腿,外加两个白面馍馍;三、四组一人一根鸭腿,两个黄面馍馍;至于第五组嘛,一人一碗面糊涂,外加一个黑面馍馍。
李熙因为有虎老板的特别关照,仍旧吃他的半碗面糊涂和半个黑面馍馍“定量”。李熙不争不抢,不吵不闹,领了他那份,吃完,躺下,睡觉,阳光这么好,不睡个午觉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加餐结束后,“斑斓虎”骑着跟他一样胖大的马来了,目光威严地检阅着自己的货物,望着一组、二组吃完鸭腿和馍馍后,红光满面的脸,满意地点了点头。刚才还因为鸭腿不一样大而吵嚷不休的三组、四组此刻也吃饱喝足,在主子面前突然都变得温驯如猫,恨不得就地打俩滚讨主人一个笑。
至于第五组,既然大家都还能喘气,那就不看了罢。
斑斓虎哼了一声,转过身去,背负双手,腆着大肚子,优哉游哉地踱着步,随从在朝南的一堵墙下安排下一张高背胡椅,斑斓虎安然落坐,眯起小眼睛惬意地晒起了太阳,不过只眯瞪了一小会儿,他就又站了起来,整整衣衫,满面堆笑地立在了十字街口,迎接着一顶从宜春院方向来的青呢小轿。
小轿很小,半新不旧,由两个半老不老的男人抬着,一旁跟着个扭呀扭呀的年轻女人,走近了方见她是一位腰身纤细、肤白如玉的妙龄少女。
轿子停了,打起帘子,妙龄少女扶下一位半老妇人来。
那妇人穿金戴银,脸上扑了厚厚的一层粉,两颊涂了胭脂,抹了个红艳艳的嘴唇。下的轿来,先是转了转脖子,活动了一下手脚,努力地挺直了腰杆,一只手摇着把雁毛扇,一条胳膊抬起让红裙少女挎着。那妇人骨架高大,少女却生的小巧玲珑,挎着妇人的胳膊后只能踮着脚尖走路,走出了个弱柳扶风的姿态,好看,却费力。
随意寒暄了两句,斑斓虎就开始领着老妇人来参观他的货品。
他用手指着第一组二十个壮汉,得意洋洋地说:“这些都是边军刚刚送来的,有沙陀人,也有奚人,都做过军卒,体格棒着呢。”
老妇人是麟州宜春院的教头,姓胡,人称胡三娘,宜春院原是官办乐坊,经营不善入不敷出,被胡三娘包干经营已有十余年,在麟州声名赫赫。
胡三娘经营有方,她常买些十二三岁的秀慧女子,教以词曲歌舞,或三年或五年,待长大成人即转手卖出,获利常百倍有余。
这两年西北打仗,客商断绝,她的生意一下子清淡了许多,她的许多同行或关门大吉,或停业休养生息,唯有她还在苦苦支撑,说起来也殊为不易。
不过这灰暗的日子也快熬到头了,一个月前偶然得到的一个消息让她欣喜不已。据说朝廷派驻西北的官军已经盯上了沙陀匪首染布赤心,正在全力追剿,胡三娘盘算着要是官军打了大胜仗,班师回朝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放着好好的长安城不待,谁愿意留在这风沙窝子里活受罪呢。
如果大军得胜回朝,立了战功的军官们还能不乘机带几个姑娘回去?或孝敬师长,或馈赠朋友,或留着自己用,总之到那时自己这生意一定会火爆的不得了。
当然也有人劝她说,军队上的事谁能说的准呢,三年前刘大帅初来西北时不是说战事一年就能结束吗?结果呢,打打停停,足足耗了三个年头。一年前也说盯死了染布赤心,结果到现在不也没抓着人吗?
万一弄错了,岂不白养了她们几年,小丫头们又要吃又要喝,又要穿又要戴,哪样不得花钱?那可真就是笔亏本买卖了。
老虔婆却不这么看,西北的军情她不知道,也打听不到,但有一点她看的很透:长安那边不停地有公子王孙被派来军中效力,最近自己的教坊里就接待了好几拨。公子王孙们真的来前线杀敌建功来了?说出去,鬼也不信,这一定是大功将成,他们来捡便宜摘桃子来了。
看起来,西北战事离结束不远了。
即便是推算错了日期,也不过就差个几个月半年的,那帮丫头片子敞开吃又能吃多少?有这时间多调教调教她们,将来也能卖个好价钱不是!再说如今匪患未消,人正便宜,可不正是抄底的好时机?低买高卖才是生财之道嘛。
成竹在胸的牙婆走到第二队前,把手一挥,豪迈地说道:“这七个我都要了。”
斑斓虎狂喜,赶紧招呼随行师爷点卯贴名准备文书。
那牙婆又走到第四队前,挑了四个十一二岁、模样清秀的女孩子和三个眉清目秀的男孩子,说:“这几个我也要了。”这下可喜的斑斓虎直要叫菩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东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