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317.战河北(中)(1/3)
(本章有些口重,可能让您感到不适,请慎重)
幽州军与义武军开战,李熙却只能看着,魏州一日不破,他的十万大军就不能离开。?0?4?7^0-w·h′l/y..~c!o-m¨史宪诚是个倔强的人,老谋深算的人,意志坚定的人,不见黄河心不死的人。魏州离黄河很近,但想看到黄河并不容易,因此可以断定他绝不会半途而废。
要不要出兵援助易定,这看起来似乎不是什么问题,但在河东内部却为此发生了一场大争论。赞成者和反对者势均力敌,彼此争吵不休。刘驾的态度很坚决,必须倾河东之力救援秦申通。秦申通是刘驾父亲刘稹的爱将、门生和女婿,是刘驾的好友和姐夫,救他自然有许许多多的理由。但眼下河东的日子并不好过,且秦申通自己也请求放弃义武军,在此情形下刘驾仍然坚持要出师救援,就显得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了。
李熙对此并不感到奇怪,他站的比别人高,看的自然比别人远,一般人看河东是平视,看的如雾里看花,在他这却是俯视,看的一目了然。几次三番的失败,刘驾几乎葬送了父亲刘稹打下的半壁江山,而今他在河东的地位并不稳固,虽然目前还没有人站出来向他发起挑战,但很显然,如果任由事态继续恶化下去,难免不会有人趁势跳出来。
援助义武军,保住义武军被刘驾视为扳回颓势的最后机会,对此,李熙只能说他还是太急躁了点,这个选择非但称不上高明,甚至可以说是愚蠢。易、定二州与河东腹地隔着一座太行山。山高路险是河东和河北的天然屏障,跨越这道屏障并不容易,同样的一石粮食从河东投送到易州和从幽州投送到易州成本是不一样的,大规模战争拼耗的无非是实力,有这座大山隔阻,在河东实力已经衰弱的今天,与幽州争夺义武军并不明知,这场争斗在李熙看来尚未开战,其胜负已分。
在此情形下,刘驾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撤义武军守河东,凭借山川地理之势,先稳住根基再图进取。
但这些话李熙无法说给刘驾听,刘驾或也不屑去听。不管是明智还是愚蠢,刘驾的援军还是如期翻越太行山赶到易州,秦申通也只好硬着头皮跟朱克融周旋到底。
朱克融此番显然是势在必得,他不仅亲自挂帅出征,还将王智兴的静塞军也调上了战场,七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赴易州城下。这七万人是幽州的全部家底,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朱克融主动撤出了德州和棣州的驻军,两地城防形同虚设,德州只剩二百五十人的巡街卒,棣州的街卒人数则是一百零八人。这个数字不知是朱克融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李熙觉得很有些意思。
德州和棣州是朱克融送给李熙的礼物,用两城之地换取他的中立。?/求!′?书?帮? (?_首×?-发+
送到嘴边的肉若是不吃,是为傻瓜,李熙出兵以协防之名进驻德、棣二州。收编了二百五和一百零八好汉。
会昌三年,春,易州被幽州军攻陷,屠城。夏,定州被幽州军攻陷,屠城。
秦申通在定州陷落前病死,也有说法是绝望而自尽,他的子孙,除次子秦鸿钧在太原,长女已配人外,其余皆死于屠城中。秦申通的顽强抵抗造成至少一万九千名幽州悍卒长眠于易定的沙土地上,用血肉之躯肥沃了这块饱经战乱的土地。屠城是为了泄愤,虐杀秦申通家人自然也是为了泄愤。仇恨能迷失人的良心,使人不复为人。迷失了良心的幽州兵为了泄愤无所不用其极,其手段令人发指。秦申通长子秦牧战死,其妻韦氏出身名门,笃信佛教,在易州城中广施恩惠济民,世人誉之为“莲花菩萨”,被俘后罚入浣衣院,受尽羞辱。入夜幽州卒升篝火围坐,韦氏扑入火中,抱住燃烧的柴木自焚而死。
孔目官秦振在城破巷战中劈伤一名幽州兵,后被俘,捆于节度使府门前旗杆上剥皮,擒其家属围观,因为没能得到一副完整的人皮,剥皮手以药维持秦振不死,另竖一根木桩,开剥其长子的人皮。秦振癫狂,咬舌自尽,其妻亦咬舌自尽。剥皮手恐其他家属也自尽,抢先下手,将众人舌头一条条割下来。又嫌一个一个剥太慢,遂竖起十余根木桩,将秦振一家男女老幼尽数捆绑剥皮,兄长吃一刀,兄弟吃一刀,嫂子吃一刀,小姑子再吃一刀,如此循环往复,剥皮手以观众人哭嚎为乐。
罪恶的狂欢持续了一整天,黄昏时,朱赫入城路过于此,大怒,拔刀劈杀剥皮手,见众人苦痛难禁又不可救,手起刀落,全部劈杀,令士卒挖坑埋葬。士卒偷懒,拖尸体投掷节度使府水井,后见水井中尸体已满,便置于马厩,用柴草覆盖,谎称已埋。被朱赫所杀之人是王智兴的族侄,蓟州渔阳镇遏使王博兰,幽州军中后起之秀,曾中举人,后从军,有儒将的雅称。为平息静塞军的不满,朱克融削夺朱赫官爵,将其发配至营州戍边。
易定两城失陷,义武军全军覆没,一万三千人或死或被俘,两万三千名河东军损失大半,仅被俘者就达两千。河东与刘庄齐名的大将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东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