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95、裤裆+零钧重(3/4)
得,当时他家路过这时全部三十余人,只有六辆马车。
他钱都去哪了?
六辆车,运家私锅仗都凑合,绝不可能运走百万两银。
甚至可能不全是白银,还有大量铜钱。
赵立宽非常不解这个问题,难道全被叛军缴获?或者被他就地藏在南安府某个角落了。
要不要立即上疏揭发花恒田也是问题。
主要不知道这南安知府背后有没有人,他人在前线鲁莽的往朝中上奏,万一人家背后有人,暗中使坏,或直接说他诬告,他隔着两两千里连个说话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思来想去他决定稳一手,等班师回朝再说。
当天下午,他去仓库又检查了一遍他那几百斤宝贝火药。
这些火药多数已和铁片混合着装进陶罐里,半斤一个,装上火线,用黏土密封。
还有一些让工匠尝试铸造忒管代替突火枪的竹管发射铁弹丸。
早在石门桥大营校场就试过几次,二十步内效果非常显著,能直接打穿铁甲,但是操作繁琐,速度很慢,精度不高。
三家村大战没用上,主要在于西南这夏天的天气实在太捉摸不定。
上一秒晴空万里,下一秒大雨滂沱;上一秒暴雨倾盆,下一秒可能就云销雨霁万里无云。
打仗的路上还遇到好几次。
那种天气下还不如不用,省得临阵手忙脚乱。
下午,赵立宽和史超、段司全、周开山、周开福四位军指挥使,已经监军司马芳开了短会。
嘱咐他们约束军纪,另外这几天要严格点卯,训练也跟上,部队休整得差不多了。
“我有预感,军令就在路上,很快我们会被调动东线去支援。”赵立宽跟他们说。
几个指挥使倒是信心满满,段思全先发话:“去哪都成,跟着赵将军总能打胜仗!”
“可不,就怕去东面又把咱们调别处去了。”周开山有些担忧的说。
“那就看孔大帅的意思了。”赵立宽其实也有些担忧,到东线他就不再是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组织战争的一把手。
“到时我也要听令行事。”
“要说打战,我觉得没人比得过赵将军。”段思全毫不犹豫的说。
“段指挥使,这话可不能乱说,大伙心里有数就成。”周开福连提醒:“到了东线会给赵将军招惹是非。”
段思全点头,哈哈笑道:“我知道,就在这发发牢骚而已,半个字不漏出去。”
“唉,说不定到了东面,你我都要各奔东西。”周开福摇头叹气。
史超见气氛有些沉闷,开玩笑说:“姑爷做了大帅,领着咱们打仗,那才叫痛快!”
赵立宽拍拍他肩膀:“老史啊,我升官发财就靠你了,白天多睡觉。”
“为啥?”
“多做点白日梦。”
史超:“”
众人都笑起来。
夜里,钟剑屏来见他,跟他说了一件怪事。
他们交战最激烈的五月到六月这一个月间,泸州来的补给比前后两个月少了三分之一。
当时前方战况激烈,加之三江口有大量缴获的叛军存粮就没注意。
结果这些天休整,往前查账册时才发现不对。
赵立宽也不解,后方粮草不够?
也没人给他解释过啊。
如果是故意的,那事情就不简单了。
前世的工作经验让他有个习惯,遇事先取证,之后再慢慢想如何处理也不迟。
于是立即让钟剑屏把有问题的账册单独保存下来,之后再慢慢查问到底怎么回事。
第二天早上,赵立宽刚起来洗漱吃完早饭,赵三就敲门进来,告诉他来圣旨了。
赵立宽立即换了官服出门迎接。
并赶紧让钟剑屏领几个亲军在官署外的院子里摆好桌椅香案焚香,并把所有指挥使以上军官三十多人全叫到院子里来。
并让人给来传旨的官员们备桌椅,奉茶招待。
令他惊讶的是这次来传旨的人很多,足足十余人,而且也不是之前那样由监军使送来。
而是此前有一面之缘的梅翰林。
等人到齐后,梅翰林点了香,走到香案前掏出圣旨。
众人将纷纷在赵立宽带头下跪在面前。
“有诏曰:
左卫大将军赵立宽,宣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快婿》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