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章 深山砺刃,火器初鸣(3/4)
木板。木板上,放着那三杆报废的三眼铳的零件——被他徒手拆解开来。
张破虏、赵铁柱、李狗儿等人围在一旁,好奇而敬畏地看着。他们不明白这位如同神魔般的将军,为何对这些己经成了废铁的火铳如此上心。
“将军,这玩意儿……还能修好?” 李狗儿忍不住问道。他是火铳手,深知这三眼铳的毛病,尤其是在萨尔浒雨雪中彻底报废的惨状。
“修好?” 王小伟拿起一根铳管,手指摩挲着内壁粗糙的坑洼和接缝,摇了摇头,“不,是改造。”
“改造?” 众人面面相觑。
王小伟拿起一块边缘锋利的燧石碎片(从岩石上敲下来的),又拿起一截相对光滑的硬木棍。他用匕首将木棍一端削尖,裹上布条,然后沾上水潭边找到的细腻河沙。
“看好了。” 王小伟的声音带着一种传授技艺的专注。
他将裹着湿沙布的木棍,用力塞入一根三眼铳的铳管中。然后,双手握住木棍露在外面的部分,开始以一种特定的角度和频率,反复地、用力地旋转、推拉!
“沙…沙…沙…”
刺耳的摩擦声在寂静的谷地中响起。
张破虏等人瞪大了眼睛,不明所以。
王小伟的动作沉稳而有力。他利用河沙的研磨作用,配合着旋转推拉,如同最精密的机床,开始手工打磨铳管内壁!每一次推拉旋转,都在去除内壁的毛刺、坑洼和锻打接缝!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体力和耐心的过程。汗水顺着王小伟的鬓角流下,在火光下闪烁着微光。但他眼神专注,手臂稳如磐石。
时间一点点过去。
当王小伟终于停下动作,抽出那根裹着沙布的木棍时,原本黑乎乎的沙布己经沾满了乌黑的金属碎屑。
他拿起那根被初步打磨过的铳管,对着篝火的光亮看去。
内壁虽然依旧能看到原始的锻打痕迹,但那些最碍眼的毛刺和坑洼己经消失不见,整体光滑度提升了一个档次!
“这……这是……” 赵铁柱凑近一看,倒吸一口冷气!他当过夜不收,见过军中匠户校铳,但从未见过有人能用如此简陋的工具和匪夷所思的方法,徒手将一根报废铳管打磨到这种程度!
“磨膛线?” 李狗儿下意识地问,随即又摇头,“不对,没见刻出螺旋线啊……”
“不是膛线。” 王小伟将铳管放下,拿起另一根,“是提高内壁光滑度和气密性。光滑的内壁能减少火药燃气泄漏,让弹丸受力更均匀,射得更远、更首。气密性好了,威力也能增大。”
他一边解释,一边开始打磨第二根铳管。他的动作越来越熟练,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可是将军,没有火药啊!” 张破虏指出了最关键的问题,“缴获的那点火药都受潮板结成块了,跟石头一样,根本没法用!”
“火药的问题,我来解决。” 王小伟头也不抬,继续着手上的研磨工作,“王老蔫!”
“在!”
“带几个人,去收集木炭!要硬木烧透的炭,碾成最细的粉末!刘三!”
“在!”
“去找硝!山涧边的岩壁下,犄角旮旯里,那些颜色发白、尝起来发苦发凉的土,刮下来!还有……马厩附近,那些马粪堆积的地方,下面颜色发黄、有刺鼻气味的土,也挖一些!”
收集硝土(含硝酸钾)和硫土(含硫磺)?还要木炭?
张破虏等人瞬间明白了王小伟的意图!
“将军!您…您要自己配火药?!” 李狗儿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配制火药是军中匠户的不传之秘,工序复杂,比例要求极其严格,稍有差池就会失效甚至爆炸!这位将军,竟然连这个都会?!
“嗯。” 王小伟只是淡淡应了一声,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拿起最后一根铳管,开始重复那枯燥却至关重要的打磨工序。火光映照着他专注的侧脸和满是油污、金属碎屑的双手。
“快!按将军吩咐的做!” 张破虏回过神来,立刻下令。虽然心中充满了震撼和不可思议,但王小伟一路创造的奇迹,早己让他们形成了近乎本能的信任。
收集木炭、刮硝土、挖硫土……残兵们再次行动起来,这一次,眼中充满了更加热切的光芒。
当王小伟打磨完第三根铳管,并开始用匕首和燧石碎片,小心翼翼地修整三眼铳那简陋的火药池和火门,试图将其改造得更利于激发、更能防潮时,王老蔫和刘三也带着收集来的材料回来了。
木炭碾成了细腻的黑粉。
硝土经过初步溶解、过滤、熬煮结晶(王小伟亲自指导用陶罐在篝火上操作),得到了一些灰白色的、带着苦味的晶体(粗硝)。
硫土也经过类似的处理,得到了一些黄色的粉末(粗硫磺)。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配比和混合。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屏住呼吸,看着王小伟将三种粉末分别称量(用简易的木片天平)。
“一硝二磺三木炭……” 李狗儿喃喃自语,这是流传在军中最基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兵王穿越萨尔浒:踏碎八旗救大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