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2章 道门衰落佛门昌盛(2/2)
“因曹操尚未称帝!”
“只要曹操未敢僭越,便需借张鲁之道门,以增威望,可容‘政教合一’。
“但,一旦曹操称帝……”
“他必转而对付道教!
“或许仍捧张鲁于高位,却对其教众严加打压,令其归田务农。”
诸葛逸认为,这与佛教兴衰相似。
佛教兴起,为统治者制衡道教之策。
然,后世统治者未料,道教教义在佛教面前脆弱,终被超越。
道门衰落,佛门昌盛。
然,独盛非真兴。
极盛之时,衰败之兆己现。
佛门鼎盛,弊端丛生,亦引明君反感。
如古僧免税役兵役,不事生产,依赖信徒供养。
寺周田地,朝廷亦免征。
致百姓为避税,纷纷投寺为佃。
剃度者供奉佛陀,忘生育之恩。
更甚,佛门禁僧近女色。
古时人口稀少,若无男女繁衍,家国何以延续?
正因佛门之盛引发此等问题,危及社稷,才有后世“三武一宗灭佛”之事。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及后周柴荣,均有灭佛之举。
此举之后,西位帝王收获颇丰,帝国财富、人力、兵力及物资迅速增长。
寺庙中金身铜像,作为最显眼的财富,在古代被视为无价之宝。
尤其在宋明之前,金银流通不便,铜钱为主要货币,这些铜像更显珍贵。
僧尼还俗,使得人口、劳动力及兵源大幅增加,家庭繁衍又进一步促进了人口增长与税收提升。
僧侣数量减少,所占田地得以重新分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然而,这些深奥的道理,诸葛逸并未及时向姜维透露,因其难以即刻领悟。
若姜维他日再提,诸葛逸或许会详述宗教对国家的影响。
但此刻,诸葛逸只是轻轻触碰姜维眉心,仿佛在提点:“张鲁虽如今显赫,但一统之后,必有后患。”
随后,诸葛逸以疲惫为由,结束了谈话,悠然躺在马车中小憩。
而在数百里外的汉中郡南郑,张鲁正与功曹阎圃议事,突闻阳平关守将杨昂有急事禀报。
考虑到阳平关的地理位置及马超对金城的战事,张鲁与阎圃首先猜疑是马超可能对汉中用兵。
杨昂的沉稳性格,更让他们确信此事的紧迫。
张鲁立即命人带杨昂的部下杨二前来。
杨二汇报称,关中大战中助马超、韩遂胜曹操的诸葛逸、黄忠,己率百余人进入汉中。
杨昂询问如何处置,并表示为避免误会,将沿途监视,只待张鲁令下,即可活捉诸葛逸。
张鲁闻此稍安,非马超来犯。
但诸葛逸与黄忠的到来,让他陷入两难。
他询问阎圃:“士通,你认为该放还是暂扣此二人?”张鲁深知二人之名,不愿轻易加害。
阎圃沉思后反问:“主公,您是欲收服诸葛逸、黄忠为己用,还是欲与马超、刘备交恶?”
张鲁听后,急忙摆手拒绝:“士通,莫要开此玩笑。”
“对于诸葛逸与黄忠,我确有心招揽,但他们名声在外。”
“只怕……”
“即便我有意,他们也未必愿意!”
谈及与马超、刘备结仇之事,张鲁连连否定。
刘备远在天边,何须自寻烦恼!
至于马超,
与刘备不同,他更是招惹不得。
那西凉的马超,敢于与曹操为敌,若得知好友诸葛逸被困汉中,岂能不怒而前来相救?
想到此,
张鲁顿时明白了阎圃的用意。
“士通,你的意思,是放他们离开?”
阎圃见张鲁如此说,点头默认。
“主公既知无法挽留,何必强求?”
“依我之见,诸葛逸与黄忠助马超大败曹军后,意在经汉中、西川返回益州。”
“若他们想经汉中回荆州,放行便是。”
“若想结好,沿途官员热情招待,让他们感受到您的善意足矣。”
“其余,无需多虑。”
听完阎圃的分析,张鲁心中己有计较。
不想错过《三国:小诸葛,开局怒怼隆中对》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