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8章 农耕革命 (精耕细作)(2/2)
盛,根瘤肉眼可见。施了“黑金肥”的那片黍子,更是绿得发黑,植株高出一截!
陈伯每日下田,看着自家参差不齐的苗,再看看旁边示范田那整齐茁壮的景象,眉头越皱越紧。嘴上不说,心里己信了三分。
盛夏,一场突如其来的虫灾席卷河谷。一种不知名的青灰色小虫(可能是早期粘虫或草地螟幼虫)疯狂啃食禾苗叶片,所过之处,一片狼藉!移民们慌了神,用树枝抽打、用手捕捉,杯水车薪。眼看辛辛苦苦种下的庄稼就要毁于一旦,绝望的情绪开始蔓延。
洪天佑紧急应对,发动所有人力,在田间地头挖掘深沟,夜间在沟边点燃篝火。利用害虫趋光性,诱其扑火或落入沟中集中捕杀。令各户收集大量草木灰,在禾苗根部周围撒上宽宽一圈。草木灰的碱性可灼伤虫体,形成物理阻隔。因示范田植株健壮,抵抗力相对较强,且行列整齐便于操作,成为防护重点。
这场人与虫的拉锯战持续了十余日。最终,虫害被遏制,但损失惨重。陈伯家的对照田,因苗弱且密集,受害最深,许多地块近乎绝收,老农看着被啃得光秃秃的秆子,蹲在地头老泪纵横。而示范田,虽有损失,但健壮的植株挺过了劫难,尤其是施了“黑金肥”的黍子,虽叶片也有虫洞,但植株不倒,穗苞仍在孕育!
深秋,河谷披上了金色的盛装。收获的季节到了。
当沉甸甸的黍穗压弯了秸秆,饱满的豆荚挂满了枝蔓,整个新夏都屏住了呼吸。收割、脱粒、晾晒、称量…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尤其是最后的称量。
示范田的产量,平均亩产达到惊人的一石八斗(约216斤)!远超移民们认知中上好水田的产量(此时北方旱田亩产常在几十至百余斤徘徊)!
而三亩豆子:,不仅收获了大量豆粒,豆秸更是优质的饲料和堆肥原料。且施‘黑金肥’的两亩黍子,其亩产突破两石(约240斤)!穗大粒饱,金灿夺目!
数据公布的那一刻,整个晒谷场(新开辟的大片夯平土地)陷入了死寂,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和难以置信的惊呼!
“一石八斗!我的老天爷!神了!真神了!”
“黑金肥!那黑乎乎的东西真是宝贝!两石啊!”
“陈伯…陈伯家才六斗…差…差了三倍啊!”
陈伯挤在人群中,颤抖着手抓起一把示范田产出的、饱满金黄的黍粒,又抓起一把自家干瘪的收成,老脸涨得通红,猛地转身,朝着被众人簇拥着的洪天佑,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殿下!小老儿…小老儿服了!心服口服啊!这…这不是种地,这是点石成金啊!” 他声音哽咽,带着无地自容的惭愧和五体投地的敬佩,“往后,您说怎么种,咱就怎么种!这‘耕田法’,是咱新夏的命根子啊!”
孙大柱等青壮更是激动得无以复加,他们亲身参与了示范田的耕作,深知这奇迹般的产量背后,是洪公传授的看似简单、实则蕴含天地至理的方法!是汗水与智慧的结合!
福伯看着堆积如山的金黄黍粒,再看看那些激动得语无伦次的农户,手捧账册,声音发颤:“苍天庇佑!新夏有救了!有此农法,莫说一百五十亩,便是…便是…” 他激动得说不下去。粮仓爆满的景象,似乎己在眼前。
洪天佑扶起陈伯,目光扫过晒谷场上每一张因丰收而狂喜的脸庞,朗声道:“此非我洪天佑之功,乃天地之理,勤勉之报!自今日起,‘深耕轮作、水选点播、堆肥养地’之法,为新夏农事铁律!福伯!”
“老奴在!”
“组织人手,将此法要点,编成《新夏农事三字诀》!刻于木牌,立于田间地头!令所有农户,务必熟记遵行!”
“遵命!”
秋风吹过晒谷场,扬起金色的尘烟。新夏的田野里,第一次响起了丰收的号角,也深深烙印下了精耕细作的智慧火种。这场静默的农耕革命,为“大洋洲日不落”的宏图,奠定了最坚实的仓廪之基。
不想错过《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