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5章 近年旧事(1/2)
最后一行字迹落在省试考卷上,沈瑜搁下笔,揉着发酸的手腕和肩膀长出一口气。-6/邀¢看/书^惘. ^耕~鑫·蕞`全?
连续的书写,脑力与体力的消耗巨大,此刻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下来,疲惫感瞬间漫涌全身。
他疲惫地将后背靠在隔板上,微阖双目。
蜷缩起身体,将赵昕给的那个硕大紫铜手炉紧紧抱在怀里。
炉壁传来的暖意勉强驱散着寒气。
贡院内死寂一片,只有寒风穿过号舍缝隙发出的呜咽,以及偶尔传来的压抑咳嗽声。
昏暗的光线下,沈瑜闭上眼。考场狭小的空间仿佛消失了,思绪飘飞回这两年风云激荡的汴京朝堂。
思绪不受控制地从科举应试的樊笼中挣脱,飘向更远更深的过去两年。
纷至沓来的画面在他脑中闪现。
最清晰的画面,是去年秋天,狄青离京时的背影。
枢密使的高位武将终究坐不稳。
欧阳修丝毫不留情面,文臣们弹劾奏章,字字诛心,首指武人掌枢密之弊,更隐晦地重提军中只知有狄帅,不知有朝廷的旧调。
仁宗在病榻上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在汹涌的文官舆论前妥协了。
免去狄青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离京出知陈州。\微~趣.晓^税, ¢已.发,布~罪*欣/璋`結~
沈瑜记得自己曾去狄府拜访。
昔日叱咤西南的枢相,卸下戎装,神色间难掩落寞,狄咏站在父亲身后,年轻的脸庞上满是不忿。
“狄帅...”沈瑜当时不知该如何安慰。
狄青却没有太过于气馁:“老夫半生戎马,起于卒伍,能至此位,己是皇恩浩荡。离了这位置,反倒轻松。只是....”
他看向沈瑜,“怀瑾,你心思通透。你说,这忠义到底有何过错?”
沈瑜心中沉重。
此时陈执中己经下台,新上任的首相是文彦博。
这位灯笼相公手段圆融,很快稳住了局面,但其施政更偏保守,对变革兴趣寥寥。
而回来接受狄青枢密使的人,正是说出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的韩琦。
他们强强联手之下,狄青根本毫无还手之力,为何?
有宋一代,最注重祖宗家法,尤其是重文抑武这一条,狄青但凡还嘴,就会更惨。
现在重点在于,要让狄青隐忍一番,原本历史中,实在是每天的心理压力太大,压垮了狄青,让他到了陈州没多久就重病而亡。
“狄帅功在社稷,官家心中自有明断。_墈·书¨屋`晓,说?枉· ,已?发*布¨醉,薪¨蟑′劫-”沈瑜斟酌着措辞,目光转向狄咏,
“狄兄,树大招风,古之常理。狄帅此去,亦是韬光养晦。府中上下,切记谨言慎行,约束部曲,远离是非之地,尤其...莫要再与军中袍泽公开聚会。须知,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如今边疆局势不明,还需狄帅..留待有用之身。”
狄青眼中精光一闪,深深看了沈瑜一眼,缓缓点头:“怀瑾此言,金玉良言。咏儿,听见了?”
狄咏郑重抱拳:“沈兄放心,狄咏省得!定约束家人部曲,闭门谢客,静待父亲...静待天时。”
他终究还是咽下了那句东山再起。
沈瑜能护住狄家,却护不住狄青一世功名,更挽不回文官集团对武将根深蒂固的忌惮。
欧阳修等人那一道道言辞犀利,紧扣重武轻文则有唐藩镇之祸主题的札子,一下又一下地敲击着仁宗的心防。
即使沈瑜清楚历史的走向,即使他曾明里暗里试图做一些影响,甚至冒着风险提醒过狄家务必谦卑自守,勿染是非。
但终究,个人的力量在巨大的历史惯性和汹涌的文官舆论面前,显得如此微弱。
他尽力了,所能做的极致,也只是利用有限的先知视角,近乎耳提面命地叮嘱狄家谨言慎行,避免给那些忌惮武臣的文官任何捕风捉影,痛下杀手的口实。
结果如何?
沈瑜心中仍有隐忧,只能期望狄家真能恪守那份谦卑避祸。
而仁宗的身体状况,更是这两年来压在朝野心头一块最重的石头。
两次大病,虽都缓了过来,却一次比一次凶险。
但谁都能看出,龙体己是江河日下,精力大不如前。立储之事,从朝野心照不宣的隐忧,变成了迫在眉睫的国本之争。
赵昕,这位失而复得的皇子,年己十五,聪慧仁孝,在苗心禾的悉心教导和沈瑜的暗中影响下,己初具人君风范。
仁宗对他的喜爱与日俱增,私下里多次流露出立储之意。
然而,十年前那桩悬而未决的皇子夭折疑案,还是成了仁宗心头最大的阴影和顾虑。
沈瑜想起年前一次宫中召对。
“怀瑾,”仁宗的脸色比起皇佑年间差了不是一点,“昕儿...很好。朕有意...在省试后,便行册立之礼,以安天下之心。”
沈瑜心头一震,刚要贺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千年龙虎榜?我为状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