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章身陷囹圄怒出手(中)(2/4)
情败露,让她立刻动身去江南。”
萧琰握紧佩刀,正欲冲出去,却被一只手拉住。回头一看,竟是刀疤脸。他穿着家丁的服饰,脸上沾着泥灰:“别冲动,他们人多。”
“你怎么在这?”
“出狱后无处可去,就在张府当杂役混口饭吃。”刀疤脸低声道,“我知道有条密道通往后门,能绕到码头。”
两人借着花丛掩护,悄悄潜入密道。刀疤脸边走边说:“这些箱子里装的是私盐,张家和江南盐商勾结多年,李默只是他们推到前面的棋子。”
码头边停着艘乌篷船,刘掌柜正站在船头张望。萧琰看到她腰间的玉佩,和死去小吏身上的那枚一模一样。
“就是她!”萧琰正要上前,却被刀疤脸按住。
“看那边。”刀疤脸指向暗处,十几个黑衣人正鬼鬼祟祟地靠近,手中都握着弩箭。
“是兵部的人。”萧琰认出他们的服饰,“张谦想杀人灭口。”
他突然有了主意,对刀疤脸低语几句。两人分头行动——刀疤脸去通知码头守卫,萧琰则绕到船尾,将一枚火折子扔进了货舱。
火借风势迅速蔓延,船上顿时一片混乱。刘掌柜尖叫着跳上岸,正好撞进赶来的黑衣人的包围圈。
“杀了她!”为首的黑衣人下令。·秒_彰¢踕.小^税_蛧` `已.发^布¢罪′薪.漳*劫¢
就在弩箭即将射出的瞬间,刀疤脸带着守卫赶到:“住手!京兆府办案!”
黑衣人见状不妙,转身想逃,却被萧琰拦住去路。他挥刀劈开迎面而来的弩箭,刀锋划过黑衣人的咽喉。鲜血溅在他脸上,眼中却没有丝毫动摇。
激战中,萧琰注意到为首的黑衣人袖口绣着银线——那是兵部尚书亲信的标记。
三日后的早朝,气氛格外凝重。萧琰捧着账册跪在金銮殿上,殿内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陛下,这是张侍郎与兵部尚书倒卖盐引的证据,涉及官员共计三十七人。”
兵部尚书李嵩出列,面不改色地叩首:“陛下明鉴,此乃萧琰伪造证据,意图构陷老臣!”
“伪造?”萧琰举起那枚染血的玉佩,“张府地窖发现的账册与玉佩相互印证,码头捕获的刘掌柜已招认,五年间共为二位大人转运私盐十二次,获利五十万两白银。”
李嵩冷笑:“萧司录未免太天真,单凭这些就想定老臣的罪?”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传声:“启禀陛下,张老夫人求见。”
众人皆惊。张老夫人被扶上殿时,手中捧着个锦盒。她跪在地上,打开锦盒——里面是半枚虎符。
“这是先夫留下的兵符,”老夫人声音颤抖,“老身也是昨日才发现,张谦竟用它调动京畿卫,意图销毁罪证。”
李嵩脸色骤变:“你胡说!”
“老身有证据。”老夫人呈上一封密信,“这是张谦与您的往来书信,上面有您的私印。”
皇帝接过密信,脸色越来越沉。萧琰趁机说道:“陛下,京畿卫统领王奎与李尚书交往甚密,昨夜已带着亲兵逃出城去。”
“传朕旨意!”皇帝猛地拍案,“捉拿王奎,彻查兵部!”
禁军鱼贯而入,将李嵩按住。他挣扎着嘶吼:“萧琰!你给我等着!”
萧琰望着他被拖下去的背影,忽然想起狱中那个寒冷的夜晚。刀疤脸曾对他说:“这世道就像这大牢,总有光照不到的角落,但只要有人肯举着火把,就不怕走不出去。”
退朝后,皇帝在御书房召见萧琰。明黄色的帐幔低垂,香炉里飘出淡淡的龙涎香。
“你想要什么赏赐?”
萧琰叩首:“臣只求陛下彻查所有冤狱,还长安城一片清明。”
皇帝沉默片刻,笑道:“准了。即日起,升你为京兆尹。”
走出宫门时,阳光正好。赵忠和王勇候在阶下,脸上满是笑意。刀疤脸站在人群后,看到萧琰望过来,咧嘴一笑,转身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
萧琰握紧腰间的佩刀,刀鞘上还留着狱中磨出的痕迹。他知道,这不是结束,长安城的风雨还未停歇。但只要手中有刀,心中有光,便无所畏惧。
京兆尹府的灯亮至三更。萧琰铺开王奎的卷宗,烛火在泛黄的纸页上跳跃,映出一行刺眼的记录:“正德七年,随征北境,获赏白银千两。”
“大人,查到了。”赵忠推门而入,手里捏着张皱巴巴的通关文牒,“王奎逃出城后,并未向南,反而往西北去了。这是他在城门留的记录,化名‘王三’,说是去朔州探亲。”
萧琰指尖点在地图上的朔州:“这里是边境重镇,驻扎着三万边军。王奎曾在北境服役五年,定是去投靠旧部了。”
话音未落,王勇撞开房门,甲胄上还沾着夜露:“大人,刚接到密报,朔州守将周泰昨日突然调动五千兵马,封锁了通往京城的要道。”
“果然动手了。”萧琰起身取过官印,“赵忠,速拟文书,奏请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长安剑客萧书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