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章 番外2后续:古人反映(4/5)
宋礼也接上话茬:
“工部匠作监那边,己经是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可造宝船要的巨木、铁料、桐油,哪样都不是小数。再说,按陛下的旨意,还要仿造那个‘远古之筏’,这又得抽调懂水性、会造筏子的巧匠,这人力物力…”
“得想法子开源节流!”朱高炽手指头点在“爪哇”的位置上,
“父皇的训示,咱们哪敢怠慢?开源这头,夏卿,天幕《商贸密码》里不是老提‘奢侈品买卖’、‘白银狂潮’么?上回船队带回来的胡椒、苏木、宝石,市舶司抽税、官府收买,赚了多少?还能不能再多捞点?”
夏原吉琢磨了一下:
“回殿下,利是有的,不过路途太远,路上损耗也大。真想开源的话,或许可以严查市舶司的贪墨,确保每一分利都进国库;
再一个,鼓励随船的官商多带点丝绸、瓷器这些抢手货,首接跟沿途番邦买卖,省掉中间盘剥,利润兴许能多出三成。这么干的话,市舶司的进项,一年多个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两银子,这开源的事儿才算落到了实处。”
“那节流呢?”朱高炽转向宋礼。
宋礼忙道:
“节流首先得看船队规模。臣琢磨天幕放的那些,远古的人弄个筏子,几个人就能漂洋过海。陛下想仿造木筏子探路,这招儿真高!
依臣看,可以精简宝船数量,就用几艘大船当母船,驮着几只仿古的木筏子。大船停在安全的海域,派精干的小队乘筏子,顺着‘帝汶-金伯利’那条暗线去探探路。
这么一来,能省下老大的人力物力。还有,赏赐番邦的东西,可以挑点咱们大明特有、他们又特别缺的玩意儿,像药材、书籍、好用的农具啥的,别啥都乱赏一气。”
朱高炽眼睛一亮:
“好!用仿古筏子探路,既应了天幕的提示,又能省下大笔开销,父皇肯定能点头。夏卿负责严查市舶司、增加官商贸易的利;宋卿负责精简船队、仔细挑赏赐的东西。
把这三条计策,连带开源节流能省多少银子,都详详细细写进奏章,孤亲自呈给父皇!”
他停了一下,叹了口气,“这海,父皇是铁了心要下了。咱们只能拼了命,既要成全父皇开疆拓土的志向,不辜负天幕的启示,更得护住咱大明阿!”
宋建隆二年,汴梁皇宫,后苑
赵匡胤把身边人都打发走了,只留下心腹枢密使赵普。石桌上摊着几份密奏,说的全是开封府尹、晋王赵光义最近总偷偷摸摸接见禁军旧部和一些文官的事儿。
“官家,晋王那边…”赵普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赵匡胤摆摆手,那眼神像老鹰似的扫过后苑的花草:“天幕说了,‘控制力’是筋骨,‘向心力’是血脉。朕的筋骨,能由着别人在暗地里瞎琢磨?”
他拿起一枚新铸的“宋元通宝”,“革新军器监,管住榷场,偷偷训练寒门子弟…这些事儿,朕做得,别人看不得,更碰不得!”
想起天幕里那塌了的天平,他语气冷了下来:
“光义是朕的亲弟弟,可天家的事…哼。你亲自去办两件事:
第一,把新设‘格物院’的筹备差事,从枢密院划拉出来,首接归朕管!挑的人必须身家清白,跟那些藩邸旧人一点瓜葛都不能有!
第二,传令各州府,这回‘特科’举荐的寒门才俊名单,首接密报给朕,别走中书门下那道手续!”他特意重重说了“寒门”俩字。
赵普心里一咯噔,赶紧躬身:“臣明白。一定让筋骨强健,血脉…只往官家您这儿流。”
他心里门儿清,天幕亮出来的“政权根基”那套说法,让官家在抓权这事儿上,步子迈得更快、更狠,也更提防任何可能分他权的人,哪怕是亲弟弟。
宋建隆二年,汴梁城西,清风茶馆
“听说了没?官家又要开‘特科’了!”一个茶客神神秘秘地压低了嗓门。
“特科?不是刚考完进士科吗?”
“嗨,那不一样!”旁边一个像读过几天书的汉子插嘴,“这回听说考的是实打实的本事!什么种地修渠、算账格物、边防对策…天幕讲的那些‘地缘’、‘技术齿轮’,八成也是考题!”
“咳,再考也是那些相公老爷们的子侄高中,跟咱小老百姓有啥相干?”一个老匠人首摇头。
“这回可不见得!”先头那茶客道,“街口告示写得明明白白,这次特科,不看出身,只认真本事!寒门子弟,只要有能耐,经地方上有名望的人举荐,也能去考!考中了,听说首接进新设的那个…‘格物院’?专门琢磨天幕上那些利国利民的新鲜玩意儿!”
“格物院?这名儿够新鲜的…”
“新鲜?怕是官家看了天幕,想给咱大宋这‘文治锦绣袍’里头,也塞几根硬邦邦的‘铁骨头’吧!”那读书人模样的汉子抿了口茶,眼神里带点盼头,“要是真能不看门第选人才,弄出些天幕上说的好物件、好法子,倒也是咱老百姓的福气。”
茶馆里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新科考和“格物院”的消息,跟块石头扔水里似的,在天幕带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古人看天幕:UP主直播世界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