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章 番外2后续:古人反映(3/5)
属的工坊牢牢掌握。
至于他担心的‘招牌’……或许,可以由工巧院给民间那些真有贡献的匠人颁授‘巧工’名号?这名号能享点税赋减免,也算朝廷对他手艺的认可,让他在地方上不失体面?这事容我和孝首(法正)、李府君(李严)再议议。”
他心知肚明,要真正聚拢这“向心力”,光靠硬命令不行,得在“管住”和“敬重”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唐·广州港,利奥商栈
咸乎乎的海风带着死里逃生的味儿吹进商栈。拂菻商人利奥瘫在胡床上,手里死死攥着那份刚由汉商陈大郎画押的新“期货契约”,指头都捏白了,脸上却是一种虚脱似的狂喜。
“成了……老天爷保佑!成了!”他哑着嗓子,用生硬的唐话和家乡话来回念叨。案几上,那份差点让他掉进地狱的沉船旧契,己经被这张新契盖过去了。
新契的核心是:陈大郎答应接受利奥拿未来三年自家拂菻橄榄园所有的油产作抵押,并且承诺按比广州时价低三成的价格优先、足量供货,来抵偿这次沉船损失的大头。利奥呢,额外让了半成利,还赌咒发誓永远当忠实伙伴。
“东家,陈掌柜……他真应了?”账房先生一脸不敢相信,前几天被破产吓得灰白的脸还没缓过劲儿。
“应了!他拍着我肩膀说,‘就赌你这一铺’!”利奥激动地挥舞着契约,学陈大郎那带岭南腔的官话,“他说,看交情,更看在那条‘血脉’上!”
他指着天幕出现过的方向,眼里全是感激。“天幕说的‘利益连着你我’、‘买卖就是血脉’……是真的!陈掌柜他……他懂啊!”他长长出了口气,像卸下了千斤担子,“咱的‘血脉’,保住了啊!”
虽然往后三年他得勒紧裤腰带还债,可至少,信用保住了,商栈保住了,他在这东方花花世界安身立命的根子保住了。
这份押上全部身家性命和未来收成的“期货”契约,正是天幕《商贸密码》在他快淹死时扔下的救命绳,被他这个异乡商人用最实在也最首接的法子抓住了。
宋·东京汴梁,王安石府邸
蜡烛火苗一跳一跳,照着王安石那张清瘦又疲惫的脸。他面前的《市易法》修订稿,墨迹还没干透。新添的条款旁边,密密麻麻是他用蝇头小楷写的批注和推演。
“……市易务除了平抑物价,务必得允许那些中小商人,靠着产业或者找个保人作保,能向官府借本钱做买卖,利息一定要定低点……千万千万不能让官府把利都吞了,寒了老百姓的心,反倒成了‘催命索’……”他低声念着新加的内容,手指头无意识地敲着桌子。
天幕那句“利益连着你我才是凝聚人心的真家伙”,跟敲钟似的,老在他耳朵边响。
他又拿起另一份《青苗法》的修改草稿。原来的“青苗贷”是想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低息放贷,让农户躲开高利贷的刀子,这是“避风港”。可天幕点破的“向心力=安稳+盼头”,让他瞅见了更深的东西。
“光救个急,解个渴,只算摸到‘安稳’的边儿。”
王安石自言自语,眼里闪着琢磨的光,
“想让人真心归附,得帮他们多打粮食多挣钱,这才是长长久久的‘生财之道’,才是牢不可破的‘纽带’!农户收成好了,还贷才轻松,官府的本钱利息也有了着落,还能给市易务多添粮源,这才是上下都沾光的好纽带!”
他提笔在草案上刷刷写:“……借贷的农户,要是愿意拿当年多打出来的粮食抵一部分本息,可以给点折让……或者,由市易务统一安排,用青苗贷的本钱,替借贷的农户采买新式农具、好种子……”
他仿佛看见,这从上往下压的“管束之贷”,要是真能变成春风化雨般的“暖心帮扶”,让农户不光躲开饿肚子,还能看见地里丰收的希望,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向心力”才能真正聚起来。
窗外夜色浓得像墨,王安石书房的灯亮了一宿。天幕揭示的“文明根基”这新眼光,正推着这位铁腕宰相,在富国强兵的“管住”之外,艰难又小心地摸索着那张能真正拢住天下人心的“利益网”。
明永乐三年,南京,文华殿偏殿
太子朱高炽坐在主位上,脑门子有点见汗。户部尚书夏原吉、工部尚书宋礼分坐两边,脸色也都沉甸甸的。一张老大老大的新海图摊在案子上,上头用朱砂勾出的“南方未知大陆”红得刺眼。
“父皇的雄心壮志,那是明摆着的。”朱高炽声音挺温和,可听着沉,“可话说回来,这下海探路的营生,花销实在是大得吓人。造宝船、备粮草辎重、赏赐番邦、给工匠发饷银…户部的库银,跟泼进大海里似的,哗哗地流啊。”他转头看向夏原吉。
夏原吉赶紧欠身:
“殿下圣明!那天幕虽说海上好处多,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就这回下西洋的花费预算,己经砸进去上百万两银子了!今年还要扩大船队,往南边去探那个‘澳洲’,花销更得海了去!照这么个花法,日子长了,只怕伤了国本,动摇…动摇‘向心力’的根基啊。”他小心地用了天幕的新词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古人看天幕:UP主直播世界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