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章 公社书记徐保山(2/5)
候都是抬左腿弯右腿,速度慢,为了不影响别人,平时都习惯贴路边走。
杨少宗将板车推起来靠着路中心,给他让开一条顺趟的道。
徐保山的速度快不起来,杨少宗推着一个大板车更快不起来,两人就慢慢悠悠的做着伴,一起沿着这乡间的小碎石子路向前走。
太阳已然落去,被那大山岭遮住了光线,天空红霞密布。
防风林间幽幽然的有些黑,他们一老一少就在石子路向前走着,彼此都在想着心事。
徐保山此刻的内心就是纠结的,有大学生愿意来旗山这个穷地方工作当然是好事,他高兴的很,可他也不忍心,旗山是一个条件困难的山窝窝,杨少宗算是公社难得飞出去的一只小凤凰还是老杨家的独苗。
左右为难的琢磨了片刻,他才和杨少宗道:“伢子,你愿意回来工作当然很好,书记非常支持你,可你现在都分配到了市里的机械厂,档案可能都已经转到了厂里,现在才和公社说要回来工作,确实是晚了点啊。
”
杨少宗默默的笑着,过了会儿才道:“书记,我心里是明白的,只有我拿着接收证到机械厂报到,他们才能从学校抽走我的档案。
只要您愿意开这个口,现在想把我抽调回公社的办法还是有的吧?”
杨少宗还是很清楚人事档案抽转的这套程序,可对于徐保山善意的官腔和隐瞒,他也非常领情。
徐保山微微一怔,坦然道:“办法倒也不是没有,实在不行,我可以给彭书记打电话请地委出面协调。
彭书记是我的老上司,这个面子,他还是会给我的。
只不过伢子,你要想清楚啊,我这个电话一打过去,你这辈子可就很难再出去了,想在咱们公社做点事是很困难的,你徐大爷在公社干了三十年也没有折腾出什么大事!”
杨少宗嘿的笑了,道:“徐书记,其实咱们旗山可有好多的大事能做。
再说了,谁说您没有折腾出大事业,别的不说,就咱们眼前的大鱼沟湾要是能够填成水稻地,哪怕只有4千亩地,一年产粮就能有6百万斤,十年是6千万斤,子子孙孙不停的耕种,一百年就是6亿斤粮食咧。
”
“嘿!”
徐保山忍不住的笑出声,这本账,他也算过,所以他才坚持要把大鱼沟湾填平。
他没有想到,杨少宗也能有这样的觉悟,他想,确实是不一样了啊,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小伢子现在都成了大学毕业生。
顿了顿,徐保山又道:“伢子,错过了这个村可没有那个店,要是没能在咱们公社干出成绩,你可别后悔!”
杨少宗倒是很有把握的答道:“不后悔,我心里已经都想清楚了,也有着非常好的计划!”
徐保山好奇的问道:“什么计划,能和我说说不?”
他肯定好奇,是个人都会好奇,农转非和进入国营大厂的机会是多么珍贵啊,在他们旗山的2万口人里,没有一个不想要这个机会的。
搁在全国的广大农村也没有人不想要的。
杨少宗不假思索的答道:“书记,我想在公社办厂子。
您看,咱们周围几个公社转成乡镇后都开始办厂子,有电子管厂、榨油厂、饲料厂,哪个不赚钱?咱们公社虽然也有一个小煤矿和土砖厂,但和别人还是不能比。
”
徐保山嗯了一声,道:“我倒是也想开新厂子,可县委给的指标是硬的,非得缴足1200万斤公粮才能保住公社,否则就必须得撤社建乡。我的书城 已发布罪欣漳劫
咱们也不是缴不上,可真要缴足了,社员们谈不上饿肚子,但也未必能吃饱。
”
“唉!”
说着这番话,徐保山心情变得特别沉重,他也有着某种反思的继续说道:“你徐大爷最近也一直在思考,周边的几个公社实行联产承包制后的粮食产量都提高了很多,上缴的公粮也多了,这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提高,为国家多做了很多贡献!”
“不!”
杨少宗断然的一口咬定,坚决的劝道:“书记,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
承包制和公社制其实是各有各的好处,关键是要发挥两种生产关系各自对应的优势。
承包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激发劳动的积极性,因为大家是在为自己做事,缴完公粮剩下来的就都是自己的,确实有益于解放生产力,但不代表承包制就一定比公社制要好。
”
徐保山一时不语,在心里琢磨了一会儿才问道:“那你是咋想的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红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