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6章 夜话与杀机(2/2)
这个问题,己经超出了一个翰林侍读的范畴,而是宰辅之才需要思考的国策。
林昭知道,真正的考校来了。他整理了一下思绪,不疾不徐地开口:“回陛下,阿鲁台一死,鞑靼部群龙无首,必定陷入内乱,争夺大汗之位,短期内己无力南下,对我大明再构不成威胁。这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但草原的法则,是强者为王。旧的霸主倒下,新的霸主必然会崛起。瓦剌部的马哈木、太平等人,如今势弱,必然会趁机吞并阿鲁台的残部,坐观虎斗。长远来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瓦剌,对我大明的威胁,可能比分裂的鞑靼更大。”
朱棣的眉毛微微一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林昭接着说道:“故而,臣以为,我大明对草原的策略,不应只在‘剿’,更应在‘抚’与‘分’。”
“如何‘抚’?如何‘分’?”朱棣追问道。
“所谓‘抚’,便是开放边境互市。草原缺铁器、茶叶、布匹、食盐,我们则需要他们的牛羊马匹。以经济命脉控之,使其对我大明产生依赖,则战心自消。所谓‘分’,便是利用他们内部的矛盾,扶持弱小,打压强梁。今日扶持瓦剌,以制衡鞑靼;他日瓦剌势大,便可再扶持鞑靼的后起之秀,使其内耗,永远无法形成统一的力量来对抗我大明。恩威并施,分而治之,方是长久之策。”
一番话说完,帐内一片寂静。
朱瞻基听得是心潮澎湃,他从未想过,原来国与国之间的博弈,除了战场厮杀,还有如此多的门道。
而朱棣,则是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审视目光,重新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他戎马一生,对草原的策略多是“铁血征伐”,战则战,退则退。而林昭提出的这套“经济控制”加“政治分化”的组合拳,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这不仅仅是智谋,这是一种超越时代的战略眼光。
良久,朱棣缓缓吐出两个字:“大才。”
他看着林昭,又看了看朱瞻基,眼神变得意味深长:“瞻基,你有一个好先生啊。”
随即,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但是,你们也要记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今日你们在数十万大军面前,挣足了脸面,也必然会引来无数的嫉妒和怨恨。”
他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向汉王营帐的方向:“你二叔的脾气,朕最清楚。他打了一辈子仗,却让你一个后辈抢了头功,他心里绝不会痛快。回去的路上,你们要多加小心。”
他又对林昭说道:“你今日之策,己是国之栋梁的见识。但你的身份,还只是一个伴读。锋芒太露,易遭人嫉恨。有时候,懂得藏拙,比懂得显才更重要。”
这是帝王的敲打,更是长辈的提点。
“孙儿(臣),谨遵陛下(皇爷爷)教诲。”朱瞻基和林昭同时起身行礼。
从大帐出来,夜风吹在脸上,林昭却觉得背后一片冰凉。他知道,永乐帝的提醒绝非空穴来风。朱高煦那双充满嫉恨的眼睛,在中军大帐时,他感受得清清楚楚。
回去的路,不会太平了。
他抬头看了一眼草原上那轮孤月,心中暗道:该来的,总会来。那就看看,是你们的刀快,还是我的计谋深。
不想错过《大明:开局伴读,我教太孙当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