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2章 杀人,还是诛心?(1/2)
帐内,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形成了僵持。+6\k.a!n?s¨h\u,._c¢o/m+一方是薛禄代表的务实派,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另一方则是老成持重的宿将,忧心于长远的安全。
汉王朱高煦见状,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己经成功地将议题从“是否划算”,转移到了“是否安全”上。在军中,安全,永远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
“父皇,”朱高煦再次上前,声音洪亮,仿佛要将朱瞻基的辩词彻底压死,“瞻基还是太年轻了!他看到的是账本上的蝇头小利,却看不到这背后动摇国本的巨大风险!草原上的狼,喂不熟!今日给他们一口肉吃,他们便摇尾乞怜;明日我大明稍有衰弱,他们就会立刻扑上来,咬断我们的喉咙!以杀止杀,方是我大明对草原百年不变的铁律!”
“铁律?”
一个清朗却异常坚定的声音,突兀地在帐中响起。
所有人都循声望去,发现说话的,竟是那个一首站在朱瞻基身后,默不作声的詹事府主簿,林昭。
在御前打断亲王说话,这是何等的大不敬!几位文官己经为林昭捏了一把冷汗。_鑫¨完?本/鰰.栈^ ¨免*肺-跃·独\
林昭却毫无惧色,他先是向朱棣深深一揖,再转向朱高煦,不卑不亢地说道:“殿下恕罪。臣,敢问殿下一句,我大明自立国以来,北伐数次,杀敌何止十万?为何这草原上的狼,却越杀越多,春风吹又生?”
朱高煦脸色一沉:“大胆!你这是在质疑父皇的国策?”
“臣不敢。”林昭躬身道,“臣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杀戮,可以震慑一时,却换不来长久的安宁。因为它只能诛人之身,却不能诛人之心。”
他转过身,面向帐中所有将领,朗声道:“诸位将军之忧,林昭明白。信任一群曾经的敌人,无异于与虎谋皮。但是,殿下和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信任’他们。”
“我们用的,不是仁义,而是手段。”
“我们给他们的,不是恩惠,而是枷锁!”
林昭的声音,字字铿锵。他从朱瞻基手中,拿过了一本薄薄的册子,那是工坊的规章和工分记录。
“诸位请看。我们将他们打散,分入不同工组,让他们彼此竞争。_兰\兰_雯_血` ¢免·废¨粤^犊\我们设立工头,让他们自己人管自己人,制造内部的矛盾与制衡。我们用工分,决定他们每日的口粮,让他们为了多一块肉、多一点盐,而拼命干活。”
“这,是在瓦解他们的团结!”
“我们掌控着盐、茶、铁器,这些是他们在草原上活下去的必需品。离开了我们的工坊,他们连一口像样的锅都没有。我们给他们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帐篷,一口热乎的饭。当他们习惯了这一切,再让他们回到茹毛饮血的日子,他们愿意吗?”
“这,是在剥夺他们的野性!”
“没错,他们是狼。但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拔掉他们的獠牙,磨去他们的利爪,让他们从狼,变成替我们牧羊的狗!一条狗如果想反噬主人,不是因为它有多凶,而是因为它觉得,自己离开了主人,能活得更好。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清清楚楚地明白,离开了大明,他们连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
一番话说完,整个御帐,鸦雀无声。
之前那些忧心忡忡的将领,脸上的疑虑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震惊和思索。他们打了一辈子仗,想的都是如何在战场上杀死敌人。而眼前这个文弱的书生,却在教他们,如何从根子上,瓦解一个民族的战斗意志。
杀人,和诛心。
高下立判。
朱瞻基在此时,恰到好处地走上前,为林昭的论述,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皇爷爷,二叔,诸位将军。”他环视一周,目光沉静而有力,“孙儿以为,大明边防,当有两策。一为‘战’,此乃立国之本,是我大明的刀,对外,慑服强敌,护我疆土。二为‘商’,此乃安邦之策,是我大明的犁,对内,分化瓦解,化敌为用。”
“以战止战,百战不休。以商养战,方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刀犁并用,恩威并施,方是我大明经略草原的长久之道!”
朱棣一首紧闭的双眼,缓缓睁开。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林昭,又将目光移到自己的孙子身上。那目光中,有审视,有惊讶,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欣慰。
他看到了。
他看到了朱瞻基身上,不仅有自己的杀伐果决,更有他父亲朱高炽所欠缺的,那种经略天下的眼光和格局。
而林昭……这个年轻人,就是他孙儿手中最锋利的那把“犁”。
“汉王。”朱棣的声音,终于再次响起,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儿臣在。”朱高煦心中一凛。
“你的顾虑,是老成之言。但瞻基的办法,却为大明,指出了一条新路。”朱棣站起身,走到地图前,巨大的身影,覆盖了整个漠北。
“传朕旨意。”
帐内所有人,轰然跪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开局伴读,我教太孙当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