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 载誉而归(2/3)
、鼓励创新结出的硕果”,是“中国青年电影人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讲话中多次提到“在校生”、“本科在读”、“即将考研”等字眼,用意不言自明——看,我们培养的学生,还在上学就能拿国际大奖!潜力无限!招生简章最好的广告!
王守明教授的发言则一如既往的言简意赅,带着点冷幽默:“片子能成,主要是林东这小子胆子够大,想法够邪,黄勃这小子命够硬,躺棺材里没憋死。
学校给了点地方,借了点破烂(指设备),算是支持。拿奖了,是运气,也是他们自己拼出来的。以后的路还长,别被这点光晃晕了头。” 话虽首白,却赢得了台下师生会心的笑声和更热烈的掌声。
轮到林东发言了。
他走到话筒前,看着台下熟悉或陌生的面孔,看着那些充满羡慕、敬佩或审视的目光。闪光灯再次聚焦在他身上。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真诚而谦逊的笑容,声音清晰平稳: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站在这里,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也充满感恩。”
“首先,(此处省略一万字)
“当然,这份荣誉也属于培养我的母校,北京电影学院!”
他特意强调了学校的作用,话语真诚,姿态放得很低。
台下的校领导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番表态,比任何空洞的赞美都让他们受用。
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林东心想,这家伙,论人情世故,还得是这啊,比拍电影累多了。
台下的黄小明、赵微、陈昆等人看着台上光芒西射却又谦逊沉稳的师兄,眼神热切。
这就是榜样!
在校期间就能站上国际舞台!
王红卫导员在台下拼命鼓掌,眼眶都有些湿润,小声对旁边的同事说:
“看看!看看!这就是我们94级的好苗子!多会说话!多给学校长脸!”
---
庆功宴的喧嚣终于散去。婉拒了学校派车,林东和黄勃打了辆出租车,首奔家的方向。
出租车停在胡同口,林东提着大包小包,刚推开那扇熟悉的朱漆院门,一个身影就像小炮弹一样冲了过来!
“哥——!!!”
林小雨尖叫着扑进林东怀里,差点把他撞个趔趄。
“哎哟!小雨!慢点!”林东笑着搂住妹妹,揉了揉她的头发。
“哥!我的签名!签名呢?!”林小雨抬起头,大眼睛里全是迫不及待的星星。
“有有有!喏!”林东笑着从包里拿出那张画着小笑脸、写着祝福语的签名明信片。
“啊啊啊!!!张国荣!!!真的是他签的!还有笑脸!哥你太棒了!”林小雨捧着明信片,激动得原地蹦跳,然后小心翼翼地收好,这才看到林东手里的其他东西,
“哇!巧克力!小熊!哥!我爱死你了!”又是一阵欢呼。
母亲苏慧系着围裙从厨房快步出来,脸上是掩不住的喜悦和心疼:
“东东!回来了!快进屋!累坏了吧?怎么又瘦了?柏林吃得不好?”她习惯性地上下打量着儿子。
“妈!我没事,好着呢!你看,精神头多足!”林东放下东西,张开手臂让母亲看,然后把那套双立人指甲刀递过去,“妈,给您带的,德国货,好用!”
“你这孩子,花这冤枉钱干嘛!”苏慧嘴上埋怨,脸上却笑开了花,接过来仔细看着。
父亲林建国也从书房走了出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落在林东身上,仔细端详着:
“嗯,是有点瘦,不过眼神更亮堂了,精气神不一样了。柏林……收获很大?”
“爸!收获太大了!”林东用力点头,把咖啡豆递给父亲,“给您带的,柏林老店的豆子,尝尝。”然后他压低声音,带着点小得意,
“爸,版权卖出去了,钱不少!要不给咱们家的院子给整整?
林建国摆摆手,打断他:“钱的事不急,你自己规划好,用在正道上。我和你妈有工资,够用。重要的是,你走稳了。”
他指了指书房,“那支笔,用着还顺手吧?”
林东心头一暖:“顺手!特别好用!签合同都用它!”
“那就好。”林建国点点头,目光深邃,“柏林是起点,不是终点。戒骄戒躁,路还长。”
“嗯!我明白!”林东郑重点头。
这时,黄勃也把给林父林母带的礼物(几盒包装精致的德国花果茶)递上,憨厚地笑着:
“叔叔阿姨,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哎呀,小黄,太客气了!快进来坐!饭马上好!”苏慧热情地招呼着。
一家人加上黄勃,热热闹闹地围坐在饭桌旁。
红烧肘子的浓香、糖醋排骨的酸甜、清炒时蔬的鲜嫩……熟悉的家的味道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和庆功宴的喧嚣。
林东给父亲倒了杯酒(没敢拿茅台,太扎眼),又给黄勃和自己倒上饮料(答应过母亲少喝酒)。大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开局复活张国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