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 载誉而归(1/3)
“东哥,想啥呢?还回味那德国大肘子呢?”
旁边的黄勃精神头十足,虽然也顶着黑眼圈(兴奋得睡不着),但整个人像脱胎换骨,眼神里不再是龙套时期的迷茫和怯懦。/墈+书?君? !勉¢肺+粤+犊*
柏林大奖主演的光环,哪怕只是青年论坛的,也足以照亮他未来的路。
“回味个屁,”林东睁开眼,笑骂一句,“我在想,回去怎么应对那帮‘热情’的记者,
还有……咱们王导员那关。”他朝前排努努嘴。
“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黄勃现在底气足得很,
“咱可是拿了柏林大奖回来的!怕啥?”
林东笑笑,没说话。他当然不怕,只是需要把握好分寸。
年少成名,最忌讳的就是飘。尤其在他这个“芯子”里装着后世几十年信息的人看来,这点成绩,在华夏电影漫长的星河里,顶多算一颗新冒头的、亮度尚可的星星。
但过犹不及,他不想被捧杀,更不想被架在火上烤。
---
飞机平稳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
舱门打开,一股熟悉又带着北方冬日凛冽的空气涌进来。
刚走到廊桥出口,眼前的景象就让林东和黄勃都愣了一下!
接机口,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红旗招展,那是相当壮观!(没办法太顺手了)
长枪短炮的记者们挤在最前面,看到他们出现,闪光灯瞬间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咔嚓声连成一片,晃得人睁不开眼!各种话筒像丛林一样伸了过来:
“林导!林导!看这边!恭喜载誉归来!拿下柏林青年论坛大奖,此刻心情如何?”
“黄勃!黄勃!从龙套到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男主,有什么感想?”
“王教授!作为监制和导师,您如何评价林东导演的这次成功?”
“林导演!版权卖了多少钱?方便透露吗?”
“下一步计划是什么?还会和黄勃合作吗?”
问题像连珠炮一样砸过来。
在记者群后面,林东看到了熟悉的面孔——导员王红卫,正努力地踮着脚朝他们挥手,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和自豪!
旁边站着的是学校的宣传部长,还有几位系里的领导,孙副校长竟然也亲自来了!虽然没在最前面,但站在那里本身就是一种姿态。_狐/恋,闻_血? ,无?错*内!容/
北电的横幅被高高举起:“热烈祝贺我校导演系94级林东同学作品《活埋》荣膺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大奖!”
这阵仗……林东心里暗道:学校这是真下本了,要把“在校生勇夺国际大奖”的招牌擦得锃亮,好好在中戏、上戏等兄弟院校面前“装”一回大的!
王守明教授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显然对这种过度的“热情”接待不太感冒,但他还是率先走了出去,挡在了林东和黄勃前面。
“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关注。
“林东同学和黄勃同学刚刚经历长途飞行,很疲惫。关于获奖的感受和影片的细节,学校稍后会安排正式的媒体见面会,统一回答大家的问题。
请大家理解,让一让。”
学校宣传部长和几位工作人员也赶紧上前维持秩序,隔开记者。
孙副校长则走上前,满面春风地与王守明、林东、黄勃一一握手:
“辛苦了!辛苦了!载誉归来,为校争光!好样的!学校以你们为荣!”
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一行人艰难地穿过热情的记者和围观人群,走向停车场。
一路上,王红卫导员挤到林东身边,激动地低声说:
“林东!好小子!真给咱94级长脸!给咱北电长脸!你是不知道,消息传回来,系里、院里都炸锅了!校长亲自批示要好好宣传!隔壁中戏那边……嘿嘿,听说他们主任脸色不太好看。”
林东保持着谦逊的笑容,连连道谢:
“都是学校培养,王老师指导,还有整个团队的努力。导员,我那份实习报告……”
“哎呀!都什么时候了还惦记那点小事!”王红卫大手一挥,豪气干云,
“包在我身上!妥妥的!你现在是学校的宝贝疙瘩!赶紧回去好好休息,后面还有庆功宴呢!学校掏钱!规格老高了!”
---
北电的庆功宴,规格确实不低。·墈?书,屋¢小.说-枉¢ +唔¢错/内?容\
选在了学校附近一家颇上档次的酒店宴会厅。
校领导几乎悉数到场,各系主任、知名教授、优秀学生代表(尤其是96级那几个未来之星,黄小明、赵微、陈昆等人都在列),济济一堂。气氛热烈而隆重。
流程很官方:领导致辞、主创发言、表彰奖励(象征性的奖金和奖状)、合影留念。
孙副校长的讲话热情洋溢,高度赞扬了林东“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艺术精神,肯定了王守明教授“慧眼识珠、悉心指导”的育人成果,强调了《活埋》的成功是“北电教学改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开局复活张国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