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节 山东的私盐(2/2)
尬局面,却又要一直收取灶丁手中的产盐,这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一直困扰着山东官员。
为了解决商盐滞销的问题,清廷破例允许山东盐场“穷民散卖”,将一部分盐票“给与民贩赴滩6续买盐”,同时采取“筑包设商”的形式来加快食盐销售。
山东沿海盐场还有“旧制许贫人肩挑易米”的特殊规定。
由于允许民贩散卖,所以山东才会出现“昌潍以东不食官盐”的现象。
正所谓:定例有商之地,灶煎商卖,无商之地,灶煎民卖,无票即为私盐。
登州府盐课摊入大粮,不设商,亦无领盐票之民,每年都是官员领票。
地丁征税完,仍由官缴票价等项,各滩灶产准其自煎自晒,民销,并无官价,随贵随贱,民灶两便。
惟须各守疆界,不得搀越。
是以有清一代,山东盐政很是宽松,而如今的登州府,官引销售与私盐贩运各占一边天,并存之势已成。
但贩运私盐还是有危险的,可这危险并不是来自官府,只要你不是脑子进水了,挑着数百斤粗盐进县城,是不会有事的。
它的危险是来自同为贩私盐的盐贩,两队私盐队伍相遇是很有可能火并的,特别是强弱分明的时候。
现如今的登州府已经形成了大小七股盐贩,王石和陈兴就是入伙了其中一股。
梁明真听傻了,他根本想不到在这里贩私盐竟是如此小事一桩,一时间还真回不过神来。
王石大手一拍梁明的肩头,说道:“河南是河南,山东是山东,情况可是很不同的。
”
讪讪的笑了笑,梁明嘟囔道:“何止不同,这是天壤之别啊。
”
不过他转眼一想,急忙问道:“大哥,能不能带小弟前去瞧瞧?”
眼神中充满了期颐。
这可让王石好生为难,他既然认下了梁明当弟弟,那就是真心的为梁明着想,盐贩子可不是好做的,生死犹天不说,入行容易可再想退出来就难了。
他是打心底了不想让梁明踏进这一行。
没的说,俩字——感动,这是真把自己当兄弟啊!梁明很感慨,“不说了,我听大哥的。
”
看着王石那敦厚的脸上露出的那抹笑容,梁明心中忽然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一股温情回荡在心房,“以后这里就是我的家,他们就是我的亲人”ps:海壖之场多晒盐,而场去斥卤远者多火盐。
”
按火盐,指用煎法获取海盐。
清代又称滩晒者为滩户
不想错过《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